-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气风发的苏轼豪放不羁的苏轼旷达自信的苏轼乐观浪漫的苏轼在你心中苏轼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勤学生死相隔,深情难忘。这首悼亡词一开篇便抒发作者对妻子诚笃的感情。生死,是一种隔;妻子葬于千里外的故乡,是一种隔;岁月沧桑,即使相逢也认不出,又是一种隔;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还是一种隔。在对梦境的淡淡追述中,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诵读这首词,留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提示
勤学体会苏轼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切的思念。理清诗词的线索脉络,赏析词作中的表现手法,领悟本词的语言美、表达美。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壹叁贰学习目标
认识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子瞻东坡居士豪放派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为“宋四家”之一(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工于画,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黄”“苏辛”“欧苏”“三苏”“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写作背景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年,公元1075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现实里的境遇,对亡妻依旧的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相关故事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
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东坡逸事》里有王氏“幕后听言”的故事,是说东坡每有客来,王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待客人走后,她每每软语相劝,说得在理又每得印证。她是真正的贤妻内助,因此苏轼早年青云直上,除了有欧阳修等先贤的掖助外,“妻贤夫少祸”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就去世了。这时苏轼中年丧妻,其心中的沉痛是不言而喻的。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后题材扩大,现在广义的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也得以广泛流传。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相关知识
【最有名的悼亡诗】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朗读正音江城子·乙卯(mǎo)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1《故都的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pptx
- 14.1《故都的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4).pptx
- 14.1《故都的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4.1《故都的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pptx
- 14.2《荷塘月色》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6.1《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pptx
- 16.1《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6.2《登泰山记》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6.2《登泰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6.2《登泰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