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经典国学教育心得体会5篇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
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
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
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
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Moreover,ourstoreprovidesvarioustypesofpracticalmaterialsfor
everyone,suchasworksummaries,workreports,workplans,reflections,
speeches,educationandteaching,letterdocuments,jobreports,essay
summaries,andothermaterials.Ifyouwanttolearnaboutdifferentdata
formatsandwritingmethods,pleasestaytuned!
第1页共12页
经典国学教育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生活中用于记录感受的书面文体,通过写心得体
会可以使我们内心的想法分享出来,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经典国
学教育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经典国学教育心得体会篇1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
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
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
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
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
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
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
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
第2页共12页
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
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
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