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JB/T××××-××××
放映银幕的亮度水平及色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放映银幕的亮度水平和白场色度。
本文件适用于以24格/s片速放映70mm、35mm和16mm电影拷贝的室内放映场所。
2测量方法
2.1工作条件
测量亮度和色度是在以每秒24帧的正常放映速度下,且不挂片放映中进行的。注:测量的亮度和色度受使用中的镜头以及其它光学元件的影响。
2.2亮度测量装置
银幕亮度应使用接受角不大于2°(推荐值1.5°)、且具有1924年国际测量委员会同意并于1933年被国际度量衡委员会采用的标准观测器的光谱灵敏度的光度计进行测量。
2.3色度测量装置
银幕色度应使用色温计或点分光辐射计测量,其接受角应不大于2°。2.4影院中测量装置的位置
在影院中,测量应使用位于影院纵向轴上地板上方约1m处的合适仪器进行测量,位置为从银幕到后排座位距离的三分之二(从银幕测量),为确保影院所有部分的性能令人满意,还应在距离单个位置每侧三分之一影院宽度的两个点上进行测量。
3屏幕中心的亮度水平
每种格式的参考亮度级别应为55cd/m2。进一步的建议见附录A。
4色度
从银幕反射的光应具有与色温为5800K的黑体相当的参考光谱分布。有关进一步的建议,参见附录A。
2
JB/T××××-××××
附录A(资料性)
推荐的亮度、色度的分布及公差
A.1推荐的屏幕亮度可接受限值
室内影院可以接受的银幕亮度范围基于实践经验和局限性。应该理解的是,所有格式的参考光水平已确定为55cd/m2(见条款3),然而,令人满意的性能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得到。35cd/m2的下限由需要保持足够的亮度感知颜色和细节,特别是在黑暗的场景中,65cd/m2的上限是出现明显闪烁之前的最大值(假设放映机片门每秒中断48次),对于非影院用途,25cd/m2的下限可能取决于便携式投影设备的光输出限制,尤其是16mm。
注:该国际标准的早期版本提到了50cd/m的参考照度。在大多数国家,55cd/m代表参考实践,因此这里采用了这个数值。
A.2推荐的可接受亮度分布
A.2.1银幕边缘测量
银幕边缘的亮度应在银幕的水平中心线上测量,距离银幕边缘的距离等于银幕宽度的10%。从2.4规定的点开始测量时,两个边缘测量值应在10%以内,不小于中心处50%且不大于85%,推荐值为75%。A.2.2亮度分布均匀度
在整个银幕区域中,亮度应该均匀,并基本上对称于银幕中央。这应该从座位区的多个位置进行检查,特别是沿极端时使用“高增益”银幕。
A.3推荐的多台放映机亮度容差
A.3.1相同格式放映机单元的亮度匹配
用于连续观看相同格式的所有放映机产生的亮度在银幕中心的变化不应超过7cd/m2。
A.3.2不同格式放映机单元的亮度匹配
用于连续观看不同格式的放映机产生的亮度在银幕中心的变化不应超过14cd/m2。
A.4推荐可接受的色度范围
A.4.1色度绝对值
室内影院可接受的银幕色度范围是基于实践经验和局限性。应该理解的是,所有格式的参考色度都已建立在5800K(见条款4)。然而,在±400K的范围内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单放映机性能。
注:这个数值是从文件的早期版本继承而来的,该文件是在大多数碳弧放映机时起草的,碳弧的原始色温约为5400K。目前使用的几乎所有保护器都使用氙灯,其原始色温约为6100K。该国际标准中的参考色度和推荐容差允许有序过渡到原生氙气特性。预计该国际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将更改为6100K,从而将碳弧移出可接受的范围。
A.4.2两台放映机色度匹配
使用用于顺序操作的放映机时,从银幕反射的光的相关色温差不应超过400K。
A.5推荐可接受的限制杂散光
A.5.1光源
从鉴定室的标准观察区域不应看到杂散光或亮度超过3.5cd/m2的光源。
3
JB/T××××-××××
A.5.2银幕
银幕上的杂散光或耀斑光应尽可能低。在鉴定室中,银幕上的杂散光不应超过放映机银幕亮度的0.4%。在影院中,杂散光不应超过1.0%。
4
JB/T××××-××××
参考文献
[1]出版物CIE15:2004,比色法,第3版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插入点径式差压流量计》.docx
- 《插入点径式差压流量计》.pdf
- 《茶叶烘焙机》规范.docx
- 《茶叶烘焙机》规范.pdf
- 《茶叶输送机》规范.docx
- 《茶叶输送机》规范.pdf
- 《超硬内冷铰刀》.docx
-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水泥净浆洒布机车》.docx
-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水泥净浆洒布机车》.pdf
-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纤维沥青碎石同步封层机车》.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