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缺失症”离你有多远
【材料一】“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
《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
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中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
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材料二】《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周户外活动时
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达到48.5%。厦门某学生研究的课题《“自然缺失症”现象调查与对
策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该学生在课题研究调查中曾问大
家:“如果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你到哪里完成这项作业?”对此,88%的同学回答
“上网找”。眼下,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
“成品知识”。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材料三】“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更是给
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
的智力、体质上的缺陷,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孤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
【材料四】据《新闻晚报》报道,不少人开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
现象。一些环保、教育专业人士和家长集体发出倡议:家庭和学校共同保证每个孩子每天
能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不要因为省事,把孩子过度暴露在电子产品前,
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宜超过1小时;节假日,请家长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
和自然地域游览体验……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还建议学校开设户外课程,在自然环
境中进行教学。教育学者陈建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社记者采访时,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
赞赏,但他却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他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具有极大的潜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大自然的力量。在学习抽象知识之前,
首先要让孩子的潜力和天性,在自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1.从材料一中,我们了解了“自然缺失症”的概念,最合适的解释是()
A.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
B.不是当今社会中一种危险的现象。
C.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1/6
D.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2.阅读材料二可知,在我国,48.5%的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时间()。
A.刚好3小时B.多于3小时
C.少于3小时D.为2.7小时
3.材料二中提到的两项调查研究,在说明问题时,主要采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B.打比方C.列数字D.举例子
4.材料二中说:“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的削弱。”这里
的“成品”指()。
A.加工好的产品B.别人的劳动成果
C.网络上现成的结论D.观察大自然得到的知识
5.这组阅读材料的主要写作目的是()
A.告诉孩子要远离电视、电脑、手机。
B.呼吁社会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
C.告诉家长“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
D.告诉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
6.材料三画“”的句子中,两个“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