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最全).doc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最全).doc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对象课型课题名称授课教师数学第一课时一年级

教学对象

课型

课题名称

授课教师

数学

第一课时

一年级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

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

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

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

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

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

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

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

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与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

课能力相对位置。

时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

教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学过程与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目方法力。

-可编辑修改-

标情感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

与价值观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教学准备教师

教学

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

教学步骤与

时间分配

预期目标)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5分

联系生活,

揭示课题

5分

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新授15分1.

新授

15分

⑴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

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

“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可编辑修改-

⑵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学习方法,培养

⑶联系实际,会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学生的动手操

2.前、后

作能力和发散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

思维能力。

“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集体游戏1.一切行动听指挥

15分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

学生在讨论中

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

人人参与,各抒

“上”、“下”、“前”、“后”。2.画鼻子

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

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在黑板上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动

解决问题的方

物头像添上鼻子,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

法,体验学习数

学的快乐。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分

上下、前后

板书设计

-可编辑修改-

课后反思

开学第一课,学生情绪浮躁,组织课堂纪律教花时间,在学习上下前后的时候,学生对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还是有的迷糊,比如说:谁在谁的后面知道,换个问法;谁的后面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很难回答,问他,他的后面是谁?就比较容易回答,所以,教学时尽量以学生为中心,观察位置比较好!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对象课型课题名称授课教师一年

文档评论(0)

177****52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