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
一、概述
1SY/T4109-2005编制背景和简要经过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发展,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管道工程施
工技术,特别是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完善无
损检测标准,根据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关于下达2001年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修订项
目计划的通知》(国石化政发(2000)410号)文件要求,由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盘锦北方无损检测公司负
责对SY4056-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SY4065-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
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SY/T0444-98《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磁粉检测技术标准》及SY/T0443-98
《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进行了整合修订,修订后标准名称为《石油天然气钢质管
道无损检测》。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人员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总结和
吸纳多年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经验和技术,充分考虑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工程施工实际特点的基
础上,积极参照采用国外有关先进标准,并多次以发函或会议形式征求相关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送审
稿,于2004年12月在海南三亚通过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施工分标委组织的标准审查会
的审查。
2SY/T4109-2005修订的指导思想
(1)目前石油天然气管道(含集输管道及其站场),特别是油气长输管道正向着大口径、大壁厚、高
钢级及高压力方向发展,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的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也在广泛采用。作为无损检测
标准,必须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另外,管道施工建设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走向世界。因此,
与国外标准接轨也是本次标准修订应考虑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检测工艺方面,应总结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国内外长输管道施工检测的成功经验,积极吸
纳国内外相关标准的长处来修订。修改后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3)验收标准部分应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油气管道,特别是长输管道的实际情况,在
满足和确保工程质量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参照国外先进标准来修订。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
3与原标准相比,SY/T4109-2005检测技术部分的特点
(1)射线检测部分
①本标准增加了下列内容:
a明确了本标准不仅适用于长输、集输管道的X、γ射线检测,也适用于其站场的检测,特别引进了
管焊缝的检测。
b明确了本标准照相技术等级相当于GB3323-1987的AB级。
c针对长输管道采用低合金高强钢的特点,纳入了K值的概念,重视对横向缺欠的检出。对于公称
直径小于250㎜管道环缝双壁单影透照时,K值和一次透照长度给予适当放宽。
d引入了新的辐射防护标准,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并设置防护标志,严格规定检测人员及公众的
安全防护。
e明确了射线源和能量控制。
f明确了曝光量推荐值与焦距的关系及γ射线最短曝光时间的控制。
g明确了像质计放于胶片侧应提高一个像质指数。
②简化完善了原标准的相关条款:
a适用管壁厚度由2㎜~30㎜修改为2㎜~50㎜。
b更新了胶片的分类方法,对于γ射线检测,由于能量偏高,工件对比度低,选用T2或T3胶片
。用提高胶片对比度的方法弥补工件对比度的不足。
c将原标准双壁双影透照的界限由原来的Φ114㎜改为Φ89㎜,这与GB3323-1987和APIstd1104
相一致,并明确了小径管检测的要点。
d根据长输管道检测的类型,完善了底片上的标记。
e为便于爬行器的检测,参照EN1435-1997,只要满足底片质量和灵敏度要求,几何不清晰度可
适当放宽,焦点到工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