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2012年第5期东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文章编号]1002-0624(2012)05-0005-03
拉西瓦水电站主坝裂缝处理技术及评价
赵玉宏,董涛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文章从施工工艺流程及具体施工过程入手,结合该工程大坝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施工技术,实际施工经验。对裂缝处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对化学灌浆也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工技术;化学灌浆
[中图分类号]TV698.2+31
1工程概况
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的大中型水电站中,紧接龙羊峡水电站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该工程由混凝土双曲重力拱坝(坝高248m)、坝后水垫塘及二道坝、坝身泄洪表孔、深孔底孔及右岸地下厂房主变开关室组成。大坝建成后将形成蓄水10.79亿m3的水库,电站装机容量4200MW(6×700MW)。
2水电站裂缝
2.1裂缝评判
裂缝评判分类和处理原则,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裂缝统计调查→原因分析和深度调查类别→裂缝处理补强措施裂缝处理和检查结果。
从大坝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按发展趋势和产生危害进行评判:
I类:一般缝宽δ0.2mm,缝深h≤0.3m,性状表现龟裂或呈细微规则性,多由于干缩所产生,对大坝耐久性和安全基本无影响。
Ⅱ类:表面裂缝,一般缝宽0.2mm≤80.3mm,缝深0.3mh≤1.0m,平面缝长3mL5m,呈规则状,多由于气温骤降期温度冲击且保温不善等形成。视裂缝所在部位对结构应力、耐久性
[文献标识码]B
和安全运行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Ⅲ类:深层裂缝,缝宽0.3mm8≤0.5mm,缝长大于5m,或平面大于等于1/3的坝块宽度,缝深1.0mh≤3.0m,呈规则状。对大坝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有较大影响。
IV类:贯穿性裂缝,贯穿整个仓面,缝宽80.5mm,缝深3.0mh≤5.0m,侧面长度h5.0m,这种裂缝对大坝的结构受力、耐久性、稳定性、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
V类:上游坝面向下游发展的裂缝,缝宽0.2mm8≤0.3mm,水平长度1.0~2.0m,垂直方向的长度大于5m。对坝体结构、因水力劈裂作用对渗透稳定性和耐久性,安全运行有影响。
2.2裂缝调查
裂缝的调查:裂缝的调查和检查目的在于及时掌握裂缝发展的规律和分布状况,便于对裂缝的成因分析和进行裂缝检查分类,为补强处理提供基本资料。裂缝检查项目包括缝宽、缝深、缝长、裂缝方向、所在部位、高程、数量、缝面是否有渗水、溶出物等。对缝面检查结果,进行详细文字表格描述并根据实测资料绘制成图。
2.3裂缝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裂缝宽和条数以人工目测现场普查为主,所使用工具有米尺、读书放大镜、塞尺等。
工程施工东北水利水电2012年第5期
·6·
对细裂缝可用先洒水,再用风吹干或晒干再检查。缝深的检查手段主要有:①沿缝凿槽:适合于表面浅层裂缝,凿至目测不到裂缝为止。凿槽深度视为裂缝深度;但凿槽深度不超过30cm;②钻孔压水压风法:沿裂缝一侧或两侧按不同的深度布置1~2排斜孔穿过缝面,孔口安装阻塞器,进行压水和高压风,若缝表面出水或反泡,则认为缝深大于钻孔穿过缝的垂直深度。若缝面深度大于钻孔深度可布置第二排检查孔;③超声波法:对平面上混凝土裂缝在其两侧(距1m左右)打垂直孔,孔径不小于60mm,在缝的一侧打一个对比孔,先进行无缝的声波测试,然后再进行跨缝测试,测前孔应冲洗干净,并灌满清水。测试时探头在孔内自上而下每20~30cm移动一次。经过波幅的对比变化,判定其缝深;④对重要或危害性大的裂缝,必要时可沿缝钻φ91~150mm孔,取芯或用孔内电视和录像方法探测缝深;⑤裂缝长度按每3~5m,布置一组检查孔。该工程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上述提到的①、②、③中的单个应用或综合应用。
2.4裂缝处理原则
裂缝处理原则。水工混凝土危害性较大的裂缝,破坏了建筑物的整体性,改变了建筑物受力状态,造成渗水、漏水、钢筋锈蚀等,降低了建筑物的耐久性,危害建筑物安全运行。虽然多数裂缝为危害性较小的表面裂缝,但也存在着发展为危害性较大的深层裂缝或贯穿性裂缝的可能,而且因裂缝所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