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鸦片战争;鲁迅先生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思考:鲁迅先生“失望”、“颓唐”产生的背景是?;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袁世凯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袁世凯反动统治与革命党人的反专制斗争——(窃国与护国;专制与民主的较量);革命党人的反专制斗争;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与张勋复辟——乱法

;“护法运动”——护法

背景:张勋复辟失败以后,身为总理的段祺瑞意识到《临时约法》对自己的束缚,拒绝恢复张勋废弃的约法和解散的国会。

过程及结果:1917年孙中山号召维护《临时约法》,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并联合西南军阀,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当选为大元帅,领导南方各省军队抗击北洋军阀的军事进攻。次年桂系军阀排挤孙中山,护法军政府成为南方军阀的政权,酝酿同北洋军阀议和。护法运动归于失败。;新力,蓄势待发——民国初年的经济形势;发展特点:(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壮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对新青年的六条衡量标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2.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德先???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赛先生”指的是“Science”(科学)

(1)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打倒“孔家店”)

(2)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4)倡导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

3.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响应。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彻底地否定封建正统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基础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由于两者在斗争内容方面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故将新文化运动看做是辛亥革命的“补课”。

②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③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后期的新文化运动;①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西方“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西方“制度”;

③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西方“思想文化”;

④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学以致用;《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