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英国儿童小说《天蓝色的彼岸》中的死亡叙事与生命教育
[目的]通过分析英国著名儿童小说来探析文学中的生命教育。[方法]查阅近
年来国内外关于儿童文学和英语世界中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儿童小说的相关文
献,根据各方学术观点,以当代英国著名的儿童小说《天蓝色的彼岸》为例,从
文学角度,特别是叙事角度出发分析该小说。[结果]本书中的死亡叙事是借助亡
人的灵魂展开的,小说对死亡现象和意义的解释十分动人,充分体现了死亡也可
以作为生命教育的契机。[结论]“死亡”概念和“生”的概念在西方的优秀文本中巧
妙结合,感动了读者。“以文育人”,这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特别是生命教育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标签:儿童文学死亡叙事生命教育
有文学研究者称“死亡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之一。死和生如同一个硬币的
两面,紧密相连”。死亡视角在当代小说中被一些作家选择并灵活运用,此类作
品往往以亡灵为叙述人展开叙述行为。这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尤其在国内,并不
多见,而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死亡”就更不多见了。诚然死亡主题在儿童文学创作
中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但是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却是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
题的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角度论述和呈现,西方文学在呈现死亡主题方面相对比
较具有艺术性,值得我国借鉴。英国著名的儿童小说《天蓝色的彼岸》正是一部
这样的作品。该作品虽然不能免俗地以亡灵作为叙述者,但却以第一人称的“我”
重回人间观察和审视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环境,通过插叙式的回忆和颇有魔幻色
彩的情景来呈现作者对“死亡”的见解。同时,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是成年人,儿
童文学中呈现的世界是成人创造的世界,因此,儿童文学中的死亡叙事其实也就
是成人思维的真实写照。
一、叙述的主体
该书的叙述主体是两位男孩,其中主要的叙述者,主人公“哈里”,是个天真、
热爱生活、有些情绪化的小学生,在小说的初始阶段比较自负,高估了自己的生
命和生活對周围人的影响。他因为琐事和姐姐吵架后负气出门,在路上被一辆卡
车夺走了生命并来到了天国。在这里,他在小伙伴“亚瑟”(另一个叙述者,也是
亡故小孩的灵魂)的陪伴下,在一次次重返人间的历程中,慢慢体会到了“生”
的可贵,在最后一次返回人间并和家人告别后,从容地迈向了“天蓝色的彼岸”,
即进入下一个生命轮回。小说从哈里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进行故事叙事,无疑拉
近了和读者,特别是小读者的距离,更具说服力也更能打动人。
小说中,陪同哈里的小伙伴亚瑟是另一位叙述者,他的故事是重要的叙事副
线,他的存在促使哈里认清自己与父母姐姐之间的亲情。亚瑟是一个拥有孩童外
表和老成心灵(逝去已百余年)的“老灵魂”,同时仿佛是一位承担了陪伴和教育
功能的成年人,既可以帮助哈里适应天堂的生活,也可以帮助哈里正确地认识自
己。亚瑟的母亲在诞下他的时刻就撒手人寰,留给他一颗衬衫上的扣子,他自己
则因为病痛早夭于主人的马厩里。死后,亚瑟只能凭借这一颗扣子在茫茫“灵”
海中苦苦追寻自己的母亲,百余年间一直不肯去”彼岸”。哈里的天真活泼的故
事和亚瑟的令人唏嘘的故事,一主一辅两条线交错并行,展示了死亡的不同面,
同时又体现了友情的缔结。亚瑟的角色的设置又彰显出此书与其他儿童小说的不
同,亚瑟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但又不具备成人的外形,作者将他设在与哈里平等
的位置,可以通过亚瑟来传递作者的生死观给哈里和读者,这跳脱出了成人作者
创作易流于直接“说教”的限制。
小说中还出现了许许多多比亚瑟更早离开世界的灵魂,从原始人到当代的
人,那些迟迟不愿去天蓝色彼岸,时时在徘徊和寻找的灵魂,都是有故事的“人”,
都是因为有未完成的心愿和未找到的亲友而不愿离开的灵魂这。折射出人类对各
种人际情感的需求和依恋,也又一次体现出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向孩子娓娓道
来的一种能力。
二、对死亡的诗意叙述
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不仅仅是对于死亡这一事实本身,恐怕还有源于死亡前
痛苦的恐惧,也许有人正是为了避开痛苦而选择死亡的。对于成年人而言,死亡
可谓是个再清晰不过的概念,可是成年人究竟该如何对儿童解释“死亡”?显然,
《天蓝色彼岸》的作者对于如何跟儿童解释死亡,掌控的特别好。在他的笔下,
死亡并非痛苦和绝望的代名词。首先,作者将死亡比喻成“关灯”,仿佛灯的明灭,
一灭之后便置身天堂,强调人在死亡的瞬间是没有痛苦的,给人以安慰。随后,
作者又将现实中人们对于死亡的猜测辅之以合理的想象展开描述。他在书中描述
人死后需要排队入境天堂的,每个人需要填报登记姓名,同时领取一张纸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