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谢宝金:背着68公斤电机走完长征!.docxVIP

人物故事-谢宝金:背着68公斤电机走完长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宝金:背着68公斤电机走完长征!

(谢宝金铜像)

背着140斤重的发电机走完长征,红军大力士谢宝金,完成了人类历史最艰难的徒步之一!

1934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行军”——万里长征,为了急行军,红军队伍不得不扔掉辎重、轻装前行,但有两样沉重的设备,一直是重点保护的对象,那是一台发报机和一台发电机,长征开始后通信手段十分有限,这是中革军委仅有的两台通信设备。

长征时期的发报机一个就是40斤,但相比于发电机,算是很轻了,那种手摇式发电机非常笨重,接近140斤,为了保护这两台设备,中革军委组织了一支128人的加强连护送,平时靠8个人轮流抬着赶路。

36岁的谢宝金就在队伍中,他是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人,早年在江西于都铁山垅钨矿做矿工,谢宝金身形高大,身高接近一米九,孔武有力,十几岁就能挑起两三百斤重的东西,接到任务时,首长是这么跟他说的:“老谢啊,这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耳朵’和‘眼睛’,没有这个机器我们打不了胜仗。”

谢宝金一下就明白了任务的重要性,他面色严肃,坚定地回答:“首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它们。”但整个过程的艰难,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

长征有多难?有这样一组数据: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人,沿途补充兵力1.7万人,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长征途中,前有围堵,后有追兵,进退两难,生死一线,这就是长征。

谢宝金所在护送发电机的加强连,是体现长征艰苦卓绝的一个缩影,不需要太多文字描述,只需要这样一段记录:到过草地前,一个128人的加强连只剩下段九长、谢宝金和钟起汉3个人了,过草地时,谢宝金做了一个竹排,硬生生把发电机拖出了草地,虚弱的身体,沉重的电机,曲折的路途,谢宝金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可能是因为一个承诺,当初他亲口给首长保证过,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它”。

128人加强连的每位战士,都是如此,沿途不断有牺牲,历经硝烟的发电机一次次染上了鲜红的血迹,但从未有人提出抛下它。

后来谢宝金背着发电机走到了延安,3万人的庆祝大会上,毛主席亲切的赞誉谢宝金是“长征模范”,新中国成立后,谢宝金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但他坚定地向首长请示回家乡,这是因为他另一个承诺:离家时他曾向奶奶承诺,等胜利就回家!组织批准了谢宝金的请求,谢宝金回到了于都老家,被安排到供销社收购部当收购员,一直干到退休。

文档评论(0)

爱学习的打工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助理工程师持证人

涉猎广,爱学习的打工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3日上传了助理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