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报告汇总6篇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报告篇1
土木离不开土木,离不开实践中的经验。实践在于社会,不出校园永远体会
不到土木的含义,享受不到土木工程带给我们的乐趣。
通过两次认识实习,我们对古现代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对比参观的方
式更能让我们从本质看土木工程。
认识实习不仅对学生能否在参观中学习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和吃苦耐劳精神。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
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
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
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
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
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
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
打下基础。我们一共去了四个地点认识实习,分别是半坡遗址、曲江国际会展
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大雁塔广场。以下是我对这四个地点的建筑风格及结
构特点的分别认识。
一、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
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
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
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
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
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遗
址大致分为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
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
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
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
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
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
有1~6个不等的柱洞。
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
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
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
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
个均作长方形。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
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
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
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
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这种雳屋完
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
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
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
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
型壕沟。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
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与房子相关的遗迹还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遗址发现柱洞
200余个,都属于泥圈柱洞。灶坑共发现89个,其中42个保存较好,在灶坑附
近或里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为炊煮用的粗陶罐或饮食用的细陶钵。主
要用来储藏食物和用具的窑穴,共发现200多个,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地区内,和
房屋交错在一起。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较小,有多种形状?晚期的较大,一般
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在居住地区的外围,环绕一
条大型防御性壕沟,平面呈南北向不规则圆形。壕沟现存长度约300米,各部分
形制基本一致,上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