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河湖长江之南河1.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河

又称南溪,发源于茅山山脉和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宜漂山地,北岸支流上沛河、上兴河、竹簧河分别接纳西面和西北面芳山、曹山、瓦屋山和丫髻山来水,向东南入南河和中河,北岸还有丹金溧漕河、赵村河、武宜运河等与洗温水系相通。南岸支流梅渚河、朱淤河、大溪河、戴埠河、屋溪河等分别汇伍员山、横山、铜官山来水,由南向北注入南河和南溪河。

概述

流域范围南河位于大源上游江苏省湖西地区南部,西面以茅山山脉为分水岭,与秦淮水系和水阳江水系相邻;南面以天目山余脉为界,与安徽郎溪、广德和浙江长兴相接,北面与沸(湖)涌(湖)水系相连;东面直抵太湖西岸。流域面积3091平方千米,包括江苏常州市深阳和无锡市宜兴两个县级市的大部分,以及南京市高淳县的一小部分(14平方千米)。

地貌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为茅山余脉,岗峦起伏、丘陵连绵,包括丫髻山、瓦屋山、曹山、芳山等山峰,海拔300-400米,最高峰丫髻山海拔410.6米。丘陵区高程10?70米,所有指状丘陵及其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山谷浅低、阶梯平缓,岗坡有黄土堆积,谷底为洪积淤土。南部天目山余脉,又称宜漂山地,山峰陡峻,黄塔顶、太华山、黄龙山、锅底山等高峰,海拔500-600米,苏浙边界上的黄塔顶最高,海拔611米。丘陵海拔10?50米,多呈指状或串珠状,自南向北延伸至南河南岸平原坪区,其中山间谷地数量多,分布广,流域内诸多大、中型水库即建于此。流域北部南河、中河两岸及其中间地带,地势低洼平坦,平均海拔3米左右,河港纵横交错,湖荡坐落其间,为广阔的平原坪区。

水系南河干流全长117.5千米,可分为三段。南河干流上段胥河,又称胥溪河,西通高淳县固城湖.连通水阳江水系,胥河东经定埠于河心乡王家渡入漂阳市接南河,长30千米。南河干流中段分两支,南支称南河(又称宜深运河,西起淳漂交界,东至宜漂交界渡济桥,长45.5千米);北支上段称中河(西起漂阳老鹳嘴中河与南河的汇口,西至宜兴杨巷,长29.2千米),北支下段称北溪河(由杨巷至西沈.,长16.3千米)。南河干流下段始称南溪河,自宜漂交界东经徐舍入西沈,穿宜兴市区入东沈,再经城东港、才浦港、洪巷港三支入太湖,长42千米。

南河水系原有较大湖荡8处,其中漂阳境内南河沿线5处,即三塔荡、升平荡、南渡荡、前马荡及沙涨荡。新中国成立初期,共有水面27.1平方千米,按历史最高洪水位计算.共有滞洪容积6514万立方米。三塔荡最大,水面16.4平方千米,滞洪容积4110万立方米,1960—1962年,三塔荡、升平荡、南渡荡三荡被围垦12.3平方千米,1967—1976年各荡又相继被围垦13.3平方千米,至此94%湖荡水面被围垦,基本失去了滞洪调蓄能力。其余3处湖荡为宜兴境内的西沆、团沈和东沆,西沈与团沈位于宜兴城区上游,东枕位于宜兴城区下游。西沆年平均下泄东沆水量20亿立方米,东沆最大下泄流量达567立方米每秒(1991年7月6日)。

坪区建设现漂阳、宜兴两市各有坪区667处和3760处,坪区面积均达3.3万公顷。深阳市坪区规模大于宜兴市,其中漂阳市万亩以上坪区即有11处,埒堤顶高上游深阳为7.0?8.5米,下游宜兴为6.5?7.。米,大都已超过1991年发生的历史最高淇水水位。坪区排涝模数一般为每平方千米0.7立方米每秒。

水库流域内建有大型水库3座,即漂阳市戴埠河沙河水库、大溪河大溪水库、宜兴市屋溪河横山水库:中型水库2座,即周城河前宋水库和后周河塘马水库,均在津阳市。大中型水库均始建于1959年左右,建库40多年来发挥了防洪、灌溉和供水效益。沙河、大溪水库现为漂阳市供水水源,横山水库为宜兴市供水水源。

水旱灾害历史上南河水系的洪涝灾害可分两类:一类是由于汛期水阳江洪水以及长江水倒灌东坝决口造成的,如明正统六年(1441年)水阳江洪水泛滥决口;另一类是由于太湖流域本身的暴雨洪水造成的,如1991年和1999年5—7月漂阳一宜兴一线降雨均在700-900毫米之间,1954年5—7月达900毫米左右,而1931年仅7月降雨就达500毫米以上。

旱灾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大旱年份河港断流亦影响到平原埒区。1934年为特大干旱年,深阳县旱灾最重,6-8月降雨仅213毫米,不足常年的一半,全县受灾农田8万公顷,占总耕田的94%,灾民达20余万人。1971年和1978年旱灾,漂阳县灾情严重,全县受旱面积分别为2万公顷和2.8万公顷,重灾面积分别为0.35万公顷和0.56万公顷,但较1934年灾情已大大减轻。

水质目前南河总体上水质污染较重,除西部上游河道以及水库及库区划为保留区,东部入湖河道划为缓冲区外.其余腹部河道均划为开发利用区。2000年干流上游水质较好,中游为IV类,下游及入湖河段为V类或劣V类。

纪实

南河上段胥河位于高淳县固城镇至苏皖交界

文档评论(0)

iaml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