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表达方式-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解析版).docxVIP

第12讲 表达方式-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

1.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人们习惯称为表达方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和抒情。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2.记叙:记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1)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

(2)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

(3)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

(4)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3.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作用:(1)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

(2)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

(3)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4)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4.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抒发作者……的情感,揭示文章主旨;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间接抒情,借助其他表达方式抒发感情;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含蓄,情丰意密,深切动人,常见的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等。

作用:(1)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

(2)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

(3)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5.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常见的有先叙后议(概括式)一般出现在篇首,起到点题的作用;先叙后议(总结式)一般出现在篇尾,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等作用。

作用:(1)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2)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

(3)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4)突出人物品质,或揭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

6.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作用:在记叙文中一般起注释、解释的作用。

1.常考题型

(1)第×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请指出本文第×段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作用。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写法。

(4)这段(或这几句)文字叙述的目的是什么?(或作用是什么?)这段(句)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是什么?)

(5)第×段中某处的描写(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6)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看要求回答的是某个句子、段落还是全文的表达方式。

(2)找到题干要求辨识的句子或段落,找到能表示表达方式特点的关键词,据此判断其所属的表达方式。

(3)注意题干是否要求答出表达方式的作用,如果要求,则需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

3.答题模板

运用了……的表达方式,……地表现(强调、突出)了……,表达了人物……的心情或情感。

(2023·河北石家庄·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心先生二三事

邹士方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有缘结识了久已崇拜、久已心仪的冰心先生,那时我在报社当编辑。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报纸开辟一个专栏,题为“三十年间的一件事”,约请一些文化名人撰稿。7月21日,我拜谒了冰心老人。

②初见冰心老人,只觉眼前一亮:一头灰白短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眼睛不大,却饱含着智慧和爱意。短袖的中式白衫、黑色宽松的裤子,十分合体。身体硬朗,清瘦爽洁,慈祥可亲。说起话来,声音不大,缓缓如小溪之水,清畅自然,娓娓动听。

③说到约稿之事,老人满口答应。

④我以为老人是大师级作家,年纪大,事情又多,不一定能够按时寄来稿件。没想到不久即收到她按时寄来的稿件。寄稿的信封是自制的小白信封,内附一短信,也是一小张白纸。圆珠笔的字迹较浅,似乎出水不畅,可见她十分节俭。

⑤老人给我题过几次词。1984年、1987年、1989年三次题的都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语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据我所知,她给几个朋友都题过这个词,这大概是老人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⑥1988年春天,她还给我题过集李商隐诗和苏东坡词的集句联:“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她给我的题词恰恰反映了她晚年的心境。她曾经因摔伤而无法下楼,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童心未泯的老师,没有什么比阳光、清风、新鲜空气更重要的了。高处不胜寒,不仅在身,而且在心。她视自己的声名和地位为“寒”,大概也是此中暗含之意吧。

⑦1985年3月30日,我到冰心老人家时,恰赶上她从医院回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