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历城二中打靶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B解析:“也有旅游地基于自身特点对景点的筛选”错误。根据原文“这种建构需要旅游地对景点进行筛选和排除”,可知从旅游地来说需要对景点进行筛选,并不涉及自身特点。
2.A解析:A.“说明团体旅游对地方的文化消费能力更强”错误。根据原文“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集体主义的旅行观光其实是在交通、信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的文化消费”,可知不同旅行方式都是对“地方”的文化消费,选项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3.B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人在自然中,会感受到自身与永恒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正是‘造化’源源不绝地将一种智慧注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B的意思是水火有气息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没有道义。没有体现“造化”具有智慧。
4.C解析:C.“感受到了在追求世俗成功时的虚妄”错误。宦游指的是离家做官,可以暂时离开自己原有的社会阶位,所以不是感受到了在追求世俗成功时的虚妄。
5.参考答案:
①苏轼赤壁之游是因为政治挫折而逃回到内心的体现。苏轼被贬黄州,在政治上遭受坎坷,开始回归内心,寄情山水。
②苏轼赤壁之游体现了自然与内心的亲密互动。苏轼游览赤壁时,见“月出于东山之上”,吟咏“明月之诗”,将自己融入自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达到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③苏轼在赤壁之游中获得了超越性的解脱。苏轼游览赤壁时,凌水而行,“如遗世独立”,暂时摆脱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称意,获得了生命超越性的解脱。
解析:
①根据“他们可以暂时离开自己原有的社会阶位,摆脱一切社会关系,成为另一人”可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离开了原有的社会阶位,通过月夜泛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摆脱原有的束缚,逃回内心,重塑自我。
②根据“在旅游中,每个个体都能调和性格内的冲突元素,最终达到身心平衡,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可知苏轼夜游赤壁时,吟诵诗文,临风赏月,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兼备,景象如梦境一般,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其中,达到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③根据“进行一种自我转化的历程,摆脱不称意,获得超越性解脱的追求”,可知苏轼夜游赤壁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实现了自我转化,暂时摆脱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称意,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获得了生命超越性的解脱。
(本题共6分,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6.B(“吕老人很有自知之明,不愿跟古人相提并论”理解偏颇。老人看似自谦,实则委婉表达了不愿做冯道之流的决心)
7.A(“运用反语”错误。文中“清雅”“从容”应为实写,外在的风雅与内在的丑陋形成反衬,强化了缪东惠汉奸文人的形象特点)
8.不同:①老人对缪东惠态度相对平和,拒绝方式委婉而略带嘲讽;②老人对三个伪员毫不客气,拒绝方式激烈决绝、不留余地。(2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原因:①老人与缪东惠原有交情,且缪惠东作为文人来游说的方式也比较“诚恳”;②而三个伪员明目张胆地做汉奸,且态度趾高气扬,蛮横霸道。(3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
思答对即可)
9.①文本完全按照顺叙方式叙述情节,以吕老人拒任伪职这一事件为中心,逐次展开,有条不紊。②文本始终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在基本保持全知视角的同时,又穿插吕老人、莲秀、凌京尧等人的有限视角,灵动而富于变化。③文本的叙述腔调平和内敛,作者不作任何直接的议论抒情,而将强烈复杂的情感隐含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中。④文本的叙述语言与作品中人物身份特征相契合,大量采用书面用语,呈现出鲜明的书卷气息。(6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10.BEF11.A
12.D
13.(1)所以用兵,是用来讨伐暴乱之人、禁止不义行为的。(兵,所以,2分,大意2分,共4分。)
(2)如今称赞纣的力气(大),那么武王的道德就被贬低了;称誉武王(的道德),那么纣王的力气就被小看了。(贬,少,2分,大意2分,共4分。)
14.①高祖的实力更为雄厚;②高祖付出惨重代价才打败秦国;③武王不可能兵不血刃就打败纣王(或:武王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打败纣王)(每点1分,共3分。)
15.B【解析】“借玉局、石湖二公仙逝来表达自己辜负了海棠风韵的怅恨”错误。词中的“飞仙”“绝笔”,是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二公仙逝,不能再写诗篇来刻画海棠的风韵,借此衬托自己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绝不亚于二人。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但仍然不肯搁笔,愿竭尽全力写诗来描绘海棠神韵。
16.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琢名小渔2025届“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
- 河北省琢名小渔2025届“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原卷版).docx
- 河北省琢名小渔2025届“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docx
- 河北省琢名小渔2025届“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河北省琢名小渔2025届“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答案.docx
-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试卷.docx
-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试卷.docx
-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试卷.docx
-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英语试卷.docx
-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英语试卷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第五节-药物及添加剂中毒.ppt VIP
- DL5009.3-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3部分:变电站.docx VIP
- 徐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2篇.docx VIP
- 绿化工程关键技术、工艺及施工方案.pdf VIP
- 考勤表电子版.pdf VIP
- 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流程图.doc VIP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版】.docx VIP
- 心理健康--快乐成长课件.pptx VIP
- 2023年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三色速记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