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单元素养测评.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1·汕尾高一检测)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下图为秦巴山区沿109°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

A.渭河平原 B.秦岭

C.汉水谷地 D.大巴山

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解析】1选A,2选D。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大值约在34°N,该区域位于秦岭以北,由此可判断为渭河平原。人口密度次峰值约在32.7°N,应为汉水谷地。第2题,由图可知,人口密度大的区域海拔较低,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则为海拔较高的秦岭和大巴山。因此,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迁移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下图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没有必然联系

4.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

【解析】3选B,4选A。第3题,根据我国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中人口分布的经纬度可知,①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从图中迁移轨迹可以看出,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东迁移趋势明显;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偏东,少数民族人口重心有向东迁移的趋势,与经济重心有一定联系。第4题,据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东经106°~107°,北纬31°附近,应在我国四川盆地。

(2021·湖州高一检测)自中国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以来,减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从7.2%下降至0.6%,贫困程度大幅降低。下图为我国贫困村的地形特征分级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 ()

A.海拔越高,贫困村数量越多

B.坡度越陡,贫困程度越深

C.坡度越陡,贫困村数量越多

D.海拔越低,贫困程度越深

6.我国西北地区贫困村地域分异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人口数量 B.能源资源

C.水土资源 D.降水变率

【解析】5选B,6选C。第5题,海拔越高,贫困村数量越少。坡度越陡,人均GDP越少,贫困程度越深。坡度越陡,贫困村数量越少。海拔越低,贫困程度越小。第6题,我国西北地区多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广布,贫困村地域分异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水土资源。人口数量并不是主要制约因素,西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西北地区降水变率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资源 D.土壤

8.东非高原上海拔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 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 D.交通便利

【解析】7选B,8选B。第7题,该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可见,海拔越高,人口越少,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8题,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赤道附近一般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而高原上海拔1000~2000米处,气候凉爽,利于排水,所以人口较稠密。

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经济因素。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完成9、10题。

9.据图可知 ()

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的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

B.目前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

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

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度地区

10.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资源

C.经济收入 D.婚姻家庭

【解析】9选D,10选C。第9题,温暖的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人口较密集;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