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读书心得(15篇) .pdf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厢记读书心得(15篇)

西厢记读书心得1

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

《西厢记》至到现地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杂剧之一。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

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首先,

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

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

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

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助人生摆

脱苦海。但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

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治者

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因此,

僧俗成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通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

笑当时的统治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还不

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

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

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

人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个非常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

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

身上。来到寺中,怕莺莺闷,特别叫红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关心

女儿。在对待张生的态度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自己对女儿莺莺爱的基础上。莺莺

本是相国千金,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虽说张生的父亲以前

做过官,但50多岁就早逝了,家里积蓄肯定不多了。莺莺嫁过去后能象之前在

家里过得一样吗?老夫人肯定会从客观物质方面为莺莺着想。逼张生上京也是为

莺莺着想。在当时,张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却不上京赶考,在当时可以说是“不

务正业”的人。试想想,哪一位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务正业”

的人呢?归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莺莺,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她何

必这么操心呢?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老夫人最后不是赖婚吗,她把莺莺嫁给自

己的侄子郑恒,这难道也是爱女儿的表现?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老夫人。郑恒

为了娶莺莺,谎称张生娶尚书之女,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还声称自己是目击见证

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气张生,一方面也没想到自己的侄子会吭她。因此,这件事

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关于这部戏剧的喜剧因素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杂剧是喜剧,因

为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这部喜剧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喜剧。通常喜剧除了大

团圆结局外,善的得到好报,恶的受到惩罚,善的战胜恶的。《西厢记》中的.

冲突主要是张崔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老夫人是恶的一面。故事到最后,张崔向

老夫人妥协,张生上京赶考,高中后回来娶莺莺,而老夫人也没有受到惩罚,她

的愿意“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这部戏剧中,是善

恶两方都得到满足,不同于一般喜剧的结尾。

西厢记读书心得2

《西厢记》的情节如今看来不过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若非王实甫文才出众,

人物刻画细腻入微,跃然纸上,此类题材极易沦为浓词艳曲,附庸风雅之流。中

国人的情感历来含蓄隐忍,决不可能如希腊艺术中“我欲火中烧,如痴如狂”那

般纵情恣意。在正统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一曲西厢唱醒了多少对真挚爱情

的强烈渴望。提及《西厢记》,必不可不提《莺莺传》。一个团圆美满,一个始

乱终弃。虽则人人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毕竟《莺莺传》的结局更趋于真

实。

《西厢记》的大团圆是中国文人永远的才子佳人梦,它存在于童年时代泛黄

的小人书里,在爷爷随口哼唱的古戏里,在敲锣打鼓,纷纷嚷嚷的闹剧里,却偏

偏不在多情才子的薄情浅意里。张生是否为元稹,莺莺是否为其“曾经沧海难为

水”的有情人,我自无暇追问。只是中国文人惯以多情自居,在爱情面前信誓旦

旦,激情荡漾,而最终在世俗盛名之下大多不过是当年的风流韵事化做如今的浅

斟低唱。想那“情切切,意绵绵”,想那“别后相思隔烟水”,想那高楼红袖,

碧玉红笺,都果然如过眼云烟,浮华似梦。

而我总以为,只要曾经有情,不论多久多远,总能在记忆中存留一抹,或深

或浅

文档评论(0)

162****6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 擅长编写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