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B22
备案号:41130-2014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2428—2013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EntireMechanicalCultivateTechniquesofCorn
2013-12-30发布2014-01-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2/T2428—2013
前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使我省玉米生产实现轻简化、机械化、现化代,提高我省玉米种植效益,增强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扬州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大雷、陆卫平、钟志堂、史志中。
1
DB32/T2428—2013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夏播普通玉米纯作区,春播普通玉米纯作区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
GB/T21962-2008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NY/T1628-2008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3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3.1机械化播种技术
3.1.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达到GB4401.1标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实际发生程度选择相应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特别是玉米丝黑穗病、苗枯病等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地区,必须在播种前做好病虫害预防处理。
3.1.2土壤墒情
一般10厘米深度内土壤田间持水量65-70%,干旱时播前5-7天浇水造墒,或播后及时浇蒙头水。
3.1.3机械化播种
播种机械作业质量要求(种子机械破损率、播种深度合格率、施肥深度合格率、邻接行距合格率、晾籽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粒距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地表覆盖变化率等)应符合NY/T201628—2008作业质量要求。玉米前茬(小麦)秸秆全量均匀抛撒还田且留茬高度≤15厘米,切碎长度5公分,均匀抛撒。采用玉米(半)精量播种机,行距60厘米,一次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工序。播种量为2-3千克/亩。单粒率≥85%,空穴率≤5%,伤种率≤1.5%;株距合格率≥80%;苗带直线性好,种子左右偏差≤4厘米,以便于田间管理。
3.1.4播种深度
玉米播种深度主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质地决定,一般播深4-5厘米;粘土或土壤过湿时3-4厘米;底墒不足,砂土、砂壤土5-6厘米;播种深浅一致,提高群体整齐度。
2
DB32/T2428—2013
3.2机械化植保技术
3.2.1喷雾机械准备
做好喷雾机械调试工作,保持机械状态完好,配备防雾滴喷头;做好单口流量和喷液量测试;田间作业中随时检查,及时调整。
3.2.2苗前化除
玉米播后苗前,采用除草剂进行地表喷施,在地表形成一层药膜。机械喷雾机喷液量150升/公顷。3.2.3苗期化除
玉米幼苗3-5叶期,杂草2-5叶期喷施除草剂。
3.2.4玉米螟防治
采用高地隙喷杆式喷雾机或动力喷雾机进行机械化植保作业,采用菊脂类试剂进行喷雾,提高喷施药剂的精准性和利用率,严防人畜中毒、作物药害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3.2.5其它
玉米其它病虫草害防治根据田间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机械植保。
3.3机械化施肥技术
3.3.1种肥
玉米种肥一般随播种机侧向深施,种肥间距10厘米,肥料深度5-8厘米,且肥条均匀连续;施肥量为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40千克/亩。
3.3.2追肥
玉米拔节期或小喇叭口期,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机具或轻小型田间管理机械,进行中耕追肥机械化作业,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培土、镇压等工序。追肥机各排肥口施肥量应调整一致。追肥机具应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追肥作业应无明显伤根,伤苗率≤3%,追肥深度6-10厘米,追肥量为尿素25-30千克/亩,追肥部位在植株行侧10-20厘米,肥带宽度≥3厘米,无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2T 2228-2012 第三方国际物流服务规范 .docx
- DB32T 2230-2012 江南牡丹盆花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231-2012 蓝藻打捞工作量计算规范.docx
- DB32T 2232-2012 蓝藻机械打捞作业规程.docx
- DB32T 2233-2012 二氯喹啉酸对水稻产生药害的诊断技术规程 .docx
- DB32T 2234-2012 小麦抗全蚀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235-2012 设施农业根结线虫病防治规程.docx
- DB32T 2236-2012 农药对家蚕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浸叶法 .docx
- DB32T 2238-2012 观叶植物水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240-2012 高山杜鹃“富丽金陵 ”.docx
- DB32T 2429-2013 棉花田间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规范.docx
- DB32T 2430-2013 大田小麦长势遥感监测操作规范.docx
- DB32T 2431-2013 稻茬移栽油菜亩产25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433-2013 啤酒大麦全程机械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docx
- DB32T 2434-2013 淮北稻茬晚播小麦亩产4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435-2013 撒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436-2013 稻茬小麦精播半精播亩产600公斤以上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437-2013 小麦苗期冻害诊断与防御技术规程 .docx
- DB32T 2459-2013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docx
- DB32T 2460-2013 河蚬放流增殖技术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