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产业园区与高校合作框架协议书5篇
篇1
甲方:XXX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乙方:XXX大学
为了促进产业园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园区的发展,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框架协议:
一、合作宗旨
本次合作旨在搭建一个产业园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合作领域
1.科技创新:双方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产业园区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人才培养:乙方为甲方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甲方为乙方提供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3.成果转化:双方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三、合作机制
1.定期会晤机制:双方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2.项目管理机制:双方共同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3.资源共享机制: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合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四、权利义务
1.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资金等支持,保障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2.乙方应发挥科研和技术优势,为甲方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
3.双方应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五、风险控制
1.双方应充分了解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避免合作失败。
2.甲方应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3.乙方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保障合作项目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六、附则
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协议期满后,双方可协商续签。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协商补充。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的解释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如有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甲方(盖章):XXX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签字):XXX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乙方(盖章):XXX大学
法定代表人(签字):XXX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篇2
甲方:XX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乙方:XX大学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园区与高校的深度合作,甲方XX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乙方XX大学,在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框架协议:
一、合作宗旨
双方旨在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二、合作目标
1.共同打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2.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交流与培养,提升园区和高校的人才储备。
3.加强双方在科研、教学、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4.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三、合作内容
1.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1)双方共同设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园区和高校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鼓励和支持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3)定期组织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2.人才交流与培养
(1)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鼓励和支持园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
(2)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合作,包括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等。
(3)共同设立人才培训基金,用于支持园区和高校之间的人才培训活动。
3.科研合作
(1)双方共同设立科研合作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园区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项目。
(2)鼓励和支持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共同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3)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突破。
4.教学合作
(1)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支持高校在园区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和支持园区企业参与高校教学活动,推动教学与产业紧密结合。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