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doc

2024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让学生在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基础上记忆公式,并用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为后面推导其他和(差)角公式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变换及向量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让学生体会利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创造的过程,体验成功探索新知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难点:探索过程的组织和适当引导。

三教学过程

yO

y

O

x

A

B

α

β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若角与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是A,B,

公式探究

第一步,明确探究途径与目的

提示学生联系与角的余弦相关的知识点,明确以向量运算中的数量积与三角函数线作为研究途径。

如右图,在单位圆中作出角,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分

别交于AB两点,先假设,且,提出以下问题:

此时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图中哪个角可以表示?

可以看作是哪两个向量的夹角?

(问题设计目的: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教材不要求学生做到一步到位。首先对角选择较为特殊的范围来进行探究,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途径与目的,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来,避免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感觉到困难,提不起向下探究的兴趣。)

第二步,复习相关知识

(1)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强调向量夹角的范围)

(2)三角函数线(结合图形,特别要强调方向问题)

第三步,推导公式

在证明公式之前先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函数知识写出点A点B的坐标。

证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以OX为始边作角,其中,且,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B,则

由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有:

由,且知,那么向量的夹角就是,由数量积的定义,有

于是(1)

由于我们前面的推导均是在,且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1)式还不具备一般性。事实上,只要,所表示的就是向量的夹角。(这一点可以结合图形作出说明。)

但是,若,(1)式是否依然成立呢?

当时,设与的夹角为,则

另一方面,,

于是所以

也有

综上所述,得出公式:

对任意的,

(说明:公式的推导遵循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逐层深入的规律,这样安排,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探究当中。教材当中对公式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一是几何方法,一是向量方法。几何方法的推导过程较为繁难,教材仅仅对特殊情况作了分析,而向量方法则显得更加直观和简洁。为了让学生体验向量工具的优点,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时按照教材的思路采取几何方法进行证明。)

第四步,公式的记忆

让学生自己总结公式的特点,便于记忆。

注:1公式中两边的符号正好相反(一正一负);

2式子右边同名三角函数相乘再加减,且余弦在前正弦在后;

3式子中αβ是任意的。

例题讲解

例1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

解:

方法一:

方法二:

(设计意图:此题是对公式的直接应用,体现了角的拆分的思想。拆分的多样性,体现了变换的多样性。求解的过程可以完全由学生完成。)

思考:如何求?

(设计意图:由的值求的值,为后面变换函数种类的思考作出铺垫。)

课后练习1

例2

解题思路:

解:由,得

又由是第三象限角,得

所以

=

(设计意图:此题是应用理解公式的基础练习,解此题需要思考使用公式前应作出的必要准备,要作出这些必要的准备,需要运用到同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题时必须强调解决三角变换问题的基本要求:思维的有序性和表述的条理性。)

思考:如果去掉条件中的,对题目和结果有没有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表达能力。)

课后练习3

例3已知都是锐角,,求的值。

(设计意图:此题是对公式的活用,由学生讨论解决。此题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求解。一种方法是把分解,此公式还没推导,但部分学生可能会把看作,然后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分解,再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解。这种方法虽然较繁,但却让学生在无意当中发现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另一种方法是把看做两角差,即,这种方法显然计算要简单得多。通过不同方法的讲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指引学生在考试中选择较为简便的方法解题。)

(四)当堂检测

1的值为(C)

ABCD

2的值为( B)

ABCD

3已知,则的值等于(B)

ABCD

4化简=

5若,则=

(五)小结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