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试讲十分钟教案.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插秧歌试讲十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杨万里的生平,了解“诚斋体”的特点。

2.分析文中白描、比喻、衬托等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分析诗歌中描绘的农民插秧劳作的情景,把握诗人的情感。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

的表达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

神的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杨万里及“诚斋体”相关知识,理解诗歌

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诗歌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的语言

特色及白描的艺术手法。

难点:感受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

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立朝刚正,指摘时弊,无所顾

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在水生火热的南宋,杨万里携着那立在小荷

之上的蜻蜓,从阴阴树木中走了出来,在他的诗中,有“儿童急走追

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的春的活泼明妍,有“不但春妍夏亦佳,随

缘花草是生涯”的夏的闲适;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

的雄健奔逸,也有“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的田园情趣。

二、写作背景

《插秧歌》写于淳熙六年春,杨万里西归故乡吉水,途径衢州,

时值农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的劳动场面,作该诗。

三、作者介绍

杨万里,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

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

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

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

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

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

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

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

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四、题目解说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

稻田里。《插秧歌》是杨万里在途中见到农民男女老幼冒雨插秧后写

的。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层: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第二层: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秋苗的情形。

第三层: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

第四层:尾联写田夫对送饭人的回应。

六、全文分析

1.“笠是兜鍪蓑是甲”此句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

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结构上,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此句将“笠”比作“兜

鍪”,将“蓑”比作“甲”,暗示抢插秧苗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突出

农忙抢种的题旨。

2.诗歌的首联、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雨中插秧图”?

清晨初起,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全家冒雨来到田头,一个个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犹如戴盔挂甲、全副武装的士兵投入紧张的战

斗,在白茫茫的水田里摆开了阵势,拔秧、抛秧、接秧、插秧,各有

所司。不知不觉间,雨势渐猛,淋得浑身湿透了。

3.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全家参与,冒雨抢插秧苗,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

4.尾联是田夫回答送饭人召唤的话,但颈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

这该怎么理解?

颈联中的“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农夫的反应:他依然低头弯腰忙

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时间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

而是没有直接回答送饭人“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一边干活,

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根未牢莳未匝”。诗歌不如

此写,便写不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尾联“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

鹅儿与雏鸭”是田夫对送饭人的回答,提醒送饭人看管好家里的鹅鸭,

提防它们到田里践蹋秧苗。这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

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暗示了农民所要面对的

种种难以预料的灾害和忧患。

七、中心思想

《插秧歌》通过描写农家:一家大

文档评论(0)

147****64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