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l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l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
医学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5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
患者为观察对象,共收集101份卵巢标本,对所有卵巢标本均实施免疫组化SABC
法Bub1蛋白检测,回顾性分析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Bubl蛋白的表达和临
床意义。结果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l蛋白主要在肿瘤细胞的胞核与胞质
中表达,且以胞质部位为主,部分间质有着色。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l蛋
白临床检测的阳性表达率约为94%(49/52),且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Bubl
蛋白的表达与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等都存在显著性联
系(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卵巢上皮组织中Bubl蛋白表达
异常是导致患者发生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主要原因,对卵巢上皮组织Bubl蛋白表
达进行检测,能够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标签: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Bubl蛋白;表达;临床意义
肿瘤细胞遗传学的一项基本特征表现为异倍体细胞以及不稳定性基因组的
存在,肿瘤细胞异常的主要发生原因在于纺锤体失控。有丝分裂检查点,也称为
纺锤体检查点,是长期细胞进化过程中,对纺锤体与微管之间的连接染色体着丝
点、纺锤体形态进行监控,并保证精确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对染色体排列及其张
力产生的进行质控机制。Bubl是纺锤体检测点蛋白,会利用非整倍体传代和染
色体的不稳定作用促进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来说,
紫杉醇类微管稳定剂药物已经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
该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耐药性,医学研究结果证实,紫杉醇类药物
作用的发挥需要以具有完整功能的纺锤体检查点为基础。肿瘤治疗耐药性机制与
纺锤体检查点是国际肿瘤研究者现阶段关注的主要课题,国内外有关研究目前尚
处于初级阶段,且主要限于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临床研究。为了进一步分
析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l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纺锤体检查点的主要作用
机制,本次临床研究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l蛋白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进行
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
治的5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范围在42岁至7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7.5±12.5)岁,全部观察对象均无术前放化疗治疗史。患者病理分
级结果为:24例G3,20例G2,8例G1;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依据国际妇产科
联盟(FIGO)2000年制定的卵巢肿瘤病理分期标准,16例IV期,19例III期,
9例II期,8例I期。所有52例患者共采集101份卵巢标本,并送至病理科进行
保存和检查,其中,52份卵巢癌组织(其中,1份移行细胞癌,6份粘液性癌,
2份子宫内膜样癌,43份浆液性囊腺癌),13份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组织,19
份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7份正常肿瘤组织。
1.2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北京中杉桥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二氨基联苯胺
(DAB)显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
素蛋白—生物素符合物法(SABC)检测试剂盒,以及美国Millipore公司生产的
鼠抗人Bubl多克隆抗体。
Bubl蛋白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技术:全部101份标本均使用4%的多聚甲
醛进行固定,使用石蜡进行常规包埋,并行4μm连续切片。常规将石蜡切片脱
蜡成水,连续20min在3%的H2O2温室中孵育,将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进行封闭,
微波抗原修复乙二胺四乙酸(EDTA),封闭山羊血清,加入4℃的1:1000Bubl
抗体孵育过夜,后在37℃的带生物素标记的小鼠二抗中孵育约30min,并在37℃
的带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中孵育约30min,再使用DAB
进行显色处理,显色后使用苏木素进行对比,中性树胶封片,二甲苯透明,乙醇
梯度脱水。使用PBS代替一抗进行阴性对照[1]。
检测结果评定依据:若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显现出的棕黄色颗粒,则可
判定细胞为阳性,由两位专业医师通过双盲法在200倍高倍镜观察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