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和创新理论探析
【原文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63
【原刊页号】24~30
【分类号】F8
【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0605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浙江省科技
厅重点资助项目(2005C25016)
【文章日期】2005-12-20
【作者】池仁勇/邵小芬/吴宝
【作者简介】池仁勇,邵小芬,吴宝,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
池仁勇(1959—),男,浙江工业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所教授,博士;
邵小芬(1981—),女,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吴宝(1981—),男,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接着重点对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主要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驱动力及
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前沿及发展动态。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创新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垂直分离和再构,从而加快了国家、地区和行业之间的贸易、合作和分包的发展
速度。在市场推动和利益导向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不同地区、企业和部门之间相
互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了价值增值。每一次合作在实现价值增值的同时也
在价值链上形成了新的一环,进而逐渐形成了一条条价值链。价值的不断增值提
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价值链的内在规
律、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具有相当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
值链理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而Kogut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
价值链理论的贡献至关重要。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波特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通过基本活
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
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来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1]为了认识成
本行为与现有和潜在的经营歧异性资源,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分解为许多战略性相
关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
来赢得竞争优势的。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
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
链概念的基础。
同期,寇伽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
用价值增值链(valueadded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他认为,价值链是由
技术与原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
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因此,
寇伽特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
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一家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
在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国家比较优势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体现状况取决于国
家或地区之间的资源应如何有效配置,而企业竞争能力在价值链上的体现则取决
于企业为充分发挥和确保自身竞争优势而选择的环节。[2]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
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寇伽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
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把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因而对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后,Dewatripont等人(1995)探讨了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
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认为生产者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价值增值是国际贸易的
一个重要方面。[3]克鲁格曼的研究实际上把企业间价值链和区域、国家间价值
链融为一体,这个概念的实质就是全球价值链的内涵,但克鲁格曼没有使用全球
价值链这一提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
格里芬(Gereffi)教授为代表的不少学者提出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