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底节梗塞腔隙性脑梗死MRI表现:MRI图像上见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区或半卵圆中心小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直径约1.0—1.5cm,无明显占位表现,可多发。MRI较CT更容易发现脑干和小脑的腔梗。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二)、腔隙性脑梗死鉴别要点:老年人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者,MRI显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以及半卵圆中心类圆形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清楚,无占位表现,可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不难诊断。应与软化灶、血管周围间隙、多发性硬化相鉴别。出血性梗死临床与病理:出血性梗死是指在大片梗死区内出现斑点状出血灶。一般认为本病先有大动脉血管闭塞不通,相应大脑供血区缺血梗死,血栓移位或者缺血区侧支循环建立,受损的血管壁不能承受正常压力的血流而溢出血管外。本病缺血和出血同时存在,以缺血梗死为主,兼有少量出血。(三)、出血性梗死MRI表现:T1WI在大片低信号脑梗死区内发现不规则斑片状高信号出血灶,T2WI梗死区和出血灶均为高信号(急性出血T2WI为低信号)。其他MRI表现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同.出血性梗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出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与病理:本病比较少见,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发病快,病情重,预后差。常见病因包括头面部或全身性感染、严重脱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肿瘤、头部外伤、妊娠等。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并发症。由于静脉回流障碍可引起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和神经损害。(三)、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可不具特征性,可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表现。严重可发生抽搐、昏迷、偏瘫。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MRI表现: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直接征象为静脉窦充盈缺损或闭塞、狭窄,静脉窦流空消失,信号增高,静脉窦和静脉血栓信号变化规律与出血信号变化一致。增强扫描可显示“空三角征”。MRA显示静脉窦和静脉血栓的位置和范围更佳。(三)、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MRI表现:间接征象包括静脉回流区脑肿胀、静脉性脑梗死、皮层下多发出血等。脑肿胀是最常见征象,表现为脑回增宽,脑沟、脑裂及脑室对称性变小。静脉性脑梗死表现为相应脑实质长T1长T2信号。多发皮层下出血是较有价值的间接征象。颅内出血颅内出血主要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和出血性梗死、脑肿瘤出血(瘤卒中)、外伤性出血等。按出血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其它疾病合并脑出血的MRI表现与脑出血相同,只是伴有其他疾病的不同征象。(一)、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与病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指血压骤升时,脑内动脉血管破裂后血液溢出血管外,在脑内形成血肿。出血部位好发于基底节、丘脑、桥脑大脑半球和小脑。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多见,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症状多突然发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重者可有突然昏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2—3小时T1略低,T2略高↓缺氧(释放出氧气)急性期脱氧血红蛋白T1等信号或低信号,T2低信号↓氧化亚急性前期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T1高信号,T2高信号细胞内期T1高信号,T2低信号↓坏死囊变T1低信号,T2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溶酶体降解亚急性后期囊变期脑出血MRI成像原理:(含铁血黄素)(含铁血黄素)高血压性脑出血MRI表现:脑出血在脑实质内形成一定程度占位,血肿较大者常伴有周围水肿,占位效应更明显。血肿信号根据各期不同而异:急性期(三天内)主要是脱氧血红蛋白,血肿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亚急性早期(正铁红蛋白细胞内期):T1WI上血肿从周边向中央逐渐出现高信号,T2WI仍为低信号。亚急性晚期(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七、脑转移瘤临床与病理: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10%左右。是由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播散或脑脊液循环,种植转移到大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