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2024年11月11日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3年7月2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了2023年度自然资源标准

制修订工作计划,下达了《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规程》制定任务,

计划号为202313003,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牵头组织编制该标准。

(二)编制背景

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利用

地球表面自然振动噪声作为振动源,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地质介质

中的频率谐振效应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这项技术自2016年发展以

来,在地质勘查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尤其在矿产

资源勘查领域,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替代传统地震勘探方法的技

术。

随着全球能源和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虽然在油气等领域取得了巨

大成功,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城市地下空间、矿产资源密集区等,

其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以其高分辨率、低成本

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被广泛应用

1

于石油天然气和非常规油气矿产勘查;稀贵、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勘

查;煤炭和盐类等沉积非金属矿产勘查;水气、卤水和地热类流体矿

产勘查;大地构造、岩石地层等地球科学研究;地质灾害调查与预测;

各类工程地质勘察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然而,在具体应用中,

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无

序发展现象。不同单位和机构在技术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不

一,影响了勘探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也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和应用。

在国际层面,尽管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尚未形成广泛认可的国

际标准,但已有一些国家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技术。例如,美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地震勘探技术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研究和应用,

但针对频率谐振勘探技术的标准制定尚处于探索阶段。欧洲一些国家

的地质调查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地震勘探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但同样缺

乏针对频率谐振勘探技术的具体规范。

因此,制定一套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规程,不仅能够规范和指

导国内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还能够推动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提升我

国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随着技术规程的制定和

实施,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促进

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明

确了找矿突破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强调科技创新和新

技术的应用。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对地质勘探技术

2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需要一套完善的技术规程来规范其在地质勘探行业的应用,以提升其

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地震频率谐振勘查技术规程》

的制定,可以填补该项技术的标准空白。

根据自然资源部矿保司和中国地调查局总工室的安排,结合自然

资源部行业标准体系,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三级项目“东喜马拉雅构

造结南迦巴瓦地区岩石圈结构反演(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

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联合北

京派特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等单

位,起草了《地震频率谐振勘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人员组成

本标准牵头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本标准协作单位包括:北京派特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

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

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广西华

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广西

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武汉科技大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