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又运用于实践。《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数学活动课,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历程,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生活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全员参与性活动,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上真正地“动”起来呢?

一、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数学实践活动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标准。“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种以“动”促“思”,发展思维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率高的动手氛围,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学过《圆柱的体积》后,可以引导学生测量、估算教室里水桶的体积,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估算出来。通过动手操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如《自行车的数学》,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活动去转动自行车的前齿轮,来观察自行车的前后轮是如何在链条传动中运动的,去发现自行车运动的奥秘――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从而得出自行车蹬一圈的距离=前轮的齿数:后轮的齿数×后车轮的周长。

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去发现和研究问题,还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例如,在教学活动课《合理存款》时,创设情境:老师准备给儿子存3万元钱,供他六年后上大学,到银行后,看到有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

习状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感悟中获得发展。

五、在联系生活中放飞数学,体验数学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他们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个性体验。在数学课中真正地落实好,运用好学生的体验,将是学生爱好数学,学好数学的催化剂。让学生经历丰富的体验,实际上是要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体现有效教学的―种运作方式。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