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古诗诗⽂⽂阅阅读读]杨杨万万⾥⾥《《荆荆溪溪集集》》序序阅阅读读练练习习及及答答案案
[古诗⽂阅读]杨万⾥《荆溪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阅读]杨万⾥《荆溪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万⾥
阅读下⾯⽂⾔⽂,完成10-12题。
《荆溪集》序
杨万⾥
予之诗,始学西诸君⼦,既⼜学后⼭(北宋著名诗⼈陈师道)五字律,既⼜学半⼭⽼⼈(王安⽯)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
唐⼈。学之愈⼒,作之愈寡。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择之之精①,得之之艰,⼜欲作之之不寡乎?”予喟⽈:“诗⼈盖异
病⽽同源也,独予乎哉!”故⾃淳熙丁⾣(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之春,上塈壬午(绍兴三⼗⼆年,公元1162年),⽌有诗
五百⼋⼗⼆⾸,其寡盖如此。
其夏之官荆溪,既抵官下,阅讼牒,理邦赋,惟朱墨之为亲,诗意时往⽇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
事,是⽇即作诗,忽若有窹,于是辞谢唐⼈及王、陈、西诸君⼦,皆不敢学,⽽后欣如也。试令⼉辈操笔,予⼝占数⾸,则
浏浏焉⽆复前⽇之轧轧矣。⾃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便⾯(古代⽤以遮⾯的扇状物),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
攀翻花⽵,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讎,⽽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盖诗⼈之病去体将有⽇矣⽅是时
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明年⼆⽉晦,代者⾄,予合符⽽去,试汇其稿,凡⼗⼜四⽉,⽽得诗四百九⼗⼆⾸。予亦未敢出已⽰⼈也。今年备官宫府掾,
故⼈钟君将之⾃淮⽔移书于予⽈:“荆溪⽐易守,前⽇作州之⽆难者,今难⼗倍不啻!⼦荆溪之诗,未可以出欤?”予⼀笑,抄
以寄之云。
淳熙丁未(淳熙⼗四年,公元1187年),庐陵杨万⾥廷秀序。
【注释】①指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家或⼏家做学习对象,⼜单单学习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体来学习模仿。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有诗五百⼋⼗⼆⾸,其寡盖如此。⽌:只,仅仅
B.诗意时往⽇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暇:空闲
C.试令⼉辈操笔,予⼝占数⾸。⼝占:作诗⽂不打草稿,随⼝⽽成
D.庐陵杨万⾥廷秀序。序:序⽂
11.下列句⼦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杨万⾥克服“诗⼈之病”的⼀组是
①学之愈⼒,作之愈寡
②择之之精,得之之艰
③前者未讎,⽽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
④诗意时往⽇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
⑤辞谢唐⼈及王、陈、西诸君⼦,皆不敢学
⑥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④⑤
12.下列⽤“/”给⽂中画波浪线的句⼦断句,正确的⼀项是
A.盖诗⼈之病去体⁄将有⽇矣⁄⽅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B.盖诗⼈之病⁄去体将有⽇矣⁄⽅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C.盖诗⼈之病⁄去体将有⽇矣⁄⽅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D.盖诗⼈之病去体⁄将有⽇矣⁄⽅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1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诗⼈盖异病⽽同源也,独予乎哉!
(2)明年⼆⽉晦,代者⾄,予合符⽽去。
(3)荆溪⽐易守,前⽇作州之⽆难者,今难⼗倍不啻!
答案:
10.D【解析】序:名词动⽤,解为“作序”。
11.C[解析]①②都是诗⼈之病的表现。④句讲⾃⼰作诗曾经有灵感,只是没有时间,与“诗⼈之病”⽆关。
12.C[解析]盖诗⼈之病,去体将有⽇矣。⽅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13.(1)诗⼈⼤概缺点(不⾜)不同但根源却是⼀样的,难道只有我是这样吗?(关键点:盖、独、反问句)
(2)第⼆年⼆⽉的最后⼀天,接替(代替)我的官员到了,我合对符⽂(⽂
书、符节、办好交接⼿续)离开。(关键点:明年、晦、合符)
(3)荆溪最近换了太守,你以前觉得做州官不难,现在⽐以前难了⼗倍还不⽌。(关键点:⽐、前⽇、不啻)
译⽂:
我的诗,起初学习西诸君⼦,以后⼜向后⼭居⼠陈师道学习五⾔律诗,再以后⼜向半⼭⽼⼈王安⽯学习七⾔绝句,最后才向
晚唐诗⼈学习绝句。学得越卖⼒,做的诗越少。我曾经与林谦之在⼀起多次为之感叹,林谦之说:“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家
或⼏家做学习对象,⼜单单学习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体来学习模仿,要从中有所收获是很难的,想要创作的诗歌不少,可以
吗?”我长叹道:“诗⼈⼤概缺点(不⾜)不同但根源却是⼀样的,难道只有我是这样吗?”所以⾃从淳熙四年春天⼀直向前追溯
到绍兴三⼗⼆年,其间创作的诗只有五百⼋⼗⼆⾸,数量之少原来如此。
这年夏天到荆溪为官,上任之后,读诉状,理财政,只知道亲近公⽂,往常时有诗意来到⼼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