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重读史记一:司马迁是个糊涂虫.docVIP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重读史记一:司马迁是个糊涂虫.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重读史记一:司马迁是个糊涂虫

不错,司马迁是我国汉代宏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家(留意,他首先是文学家,其后才是历史家)。他的经验是那么的简洁却又那么的困难,简洁的缘由是他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任汉武帝驾前郎中及太史令,后受蚕室之辱又任宫中中书令至死;说困难却也是存在于他的简洁中,身受宦官之奇耻而忍辱,以蝼蚁之姿而苟活,成旷世大书而无人知晓其死。

要了解司马迁,就必需了解司马迁受宫刑的前后;要了解司马迁受宫刑的前后,就必需先了解李陵这个人。

李陵是一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广的事迹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可以得知:品质和才能同样卓越的名将,用司马迁的话来概括就是“勇、仁、简”(武艺超群、作战英勇,仁爱士卒,为人简易),唐代诗人王昌龄之“秦时明月汉时关”诗句中的“飞将”就是他了。李广的“勇、仁、简”没有传给他的孙子李陵,勇且勇,惜匹夫之勇;仁且仁,叹假义之仁;简且简,却未见之简。这与司马迁笔下的“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有着天壤之别。在我看来,李陵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匹夫小人。天汉元年,匈奴归汉使者,随后,汉遣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被执。天汉二年,汉武帝遣李广利伐匈奴,都尉李陵在后“将辎重”。李广利何许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具国戚之重。对于这种人,名将之后的李陵明显是瞧不起他的,这和司马迁的看法是相同的,如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了李广利统帅汉军伐大宛却大败而归的事务,可以看出正义之士对李广利是有很多憎恶的。但他有一个受着皇帝宠幸的妹妹,偏偏李陵是个愣头青,不愿在李广利麾下受屈,私心里认为:“将辎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衔,得了大胜,功劳全是李广利的,所以他想汉武帝“自请带兵以独当一面”。遂率五千步卒而出,恰与匈奴主力相遇。“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汉书。武帝纪》“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报任安书》),陵兵败,降匈奴。且不论司马迁对此役描写的真实性,其战事之艰难之辉煌之壮烈,我们只看司马迁对此事的评价吧。在司马迁的心中,李陵是和李广一样的忠义之士,降匈奴是“欲有所为”。是这样吗?李陵的傲慢自大不说,单说降后的言行就可见他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李陵的身世确定了他不甘人后,尤其是居于李广利这种人之后,他的头脑中追求的是一种“名”。《汉书。苏武传》中有记:苏武被拘而不降,单于请李陵去劝降,李陵言:“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既又叹曰:“人生如朝露,何苦自苦如此”。被拘十九年后,汉运用谋使苏武归汉,李陵叹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有歌云:“经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颓……”。或许他有很多的无奈,或许他懊悔没有像苏武这样为国守节,但为填私欲而变节却是不争的事实,他要的是名,带兵出战是这样,降匈奴后仍是这样不忘名之珍贵。司马迁应当知道这件事的,尤其在他的《报任安书》中仍固执其见,实为不该,实为糊涂,而《报任安书》正是他赐死的缘由,这是后话。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这样的小人辩解而冒“诬上”之罪名呢?这就是典型的夫子之愚:李广是自己心中的英雄,正是怜悯李广的遭受,爱屋及乌,所以难免不对李陵给予怜悯,且李陵兵败而降消息传至朝廷,“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的私心和愚驽,假如主上易颜而喜,司马迁不也上上人哉?由此看出:司马迁亲小人、存私心是其受宫刑的导火索。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在《太史公自序》中如是说:“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孔仪”,“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

文档评论(0)

152****8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