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诊疗学——第一单元问诊
细目一问诊内容
关键点一通常情况
包含问姓名、性别、年纪、婚姻、职业、民族、籍贯、住址等。
关键点二主诉
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症状、体征及连续时间。
关键点三现病史
1.发病情况;2.病变过程;
3.诊治经过;4.现在症状。
关键点四既往史
1.既往健康情况;
2.既往患病情况。
关键点五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关键点六家族史
细目二问寒热
关键点一问寒热含义
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关键点二寒热症状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1.恶寒发烧临床表现及意义:
(1)恶寒重发烧轻—风寒表证。
(2)发烧轻而恶风—伤风表证。
(3)发烧重恶寒轻—风热表证。
2.但寒不热临床表现及意义:
(1)新病恶寒:指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指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3.但热不寒临床表现及意义:
(1)壮热—里热实证。
(2)潮热:
日晡潮热日晡(申时,下午3~5时)热甚,兼见腹胀、便秘等阳明腑实
骨蒸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阴虚火旺
湿温潮热午后发烧显著,身热不扬湿郁热蒸
瘀血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可兼见肌肤甲错,舌有瘀点瘀斑瘀血郁而化热
(3)微热:
①气虚发烧:长久微热,烦劳则甚,兼见有少气自汗、倦怠乏力等症。
②血虚发烧: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③阴虚发烧:长久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④气郁发烧: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
⑤小儿夏季热:小儿气阴不足
4.寒热往来临床表现及意义
(1)寒热往来无定时—少阳病。
(2)寒热往来有定时—疟疾。
细目三问汗
关键点异常汗出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1.自汗—气虚证和阳虚证。
2.盗汗—阴虚证。
3.绝汗—亡阴或亡阳证。
4.战汗—正邪相争,疾病发展转折点。
5.冷汗—阳气虚或惊吓。
6.热汗—里热蒸迫。
7.黄汗—风湿热邪交蒸。
8.头汗—上焦热盛,或中焦湿热,或虚阳上越。
9.手足心汗—阴经郁热,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
10.半身汗—中风、痿证、截瘫等病人。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
11.心胸汗—虚证。伴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伴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者,
多为心肾不交。
12.阴汗—下焦湿热。
细目四问疼痛
关键点一疼痛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1.胀痛—气滞。
头目胀痛—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2.刺痛—瘀血。
3.冷痛—寒邪阻滞、阳气亏虚。
4.灼痛—火邪、阴虚火旺。
5.重痛—湿邪。
6.酸痛—湿邪侵袭、或肾虚、气血不足。
7.绞痛—瘀血、气滞、结石、虫积、寒邪阻闭气机。
8.空痛—虚证。
9.隐痛—虚证。
10.走窜痛:胸胁脘腹—肝郁气滞;
肢体关节—行痹。
11.固定痛:胸胁脘腹—瘀血;
四肢关节—寒湿、湿热、热壅血瘀。
12.掣痛:指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他处。
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
关键点二疼痛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1.头痛
(1)前额部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头痛。
(2)侧头部痛,两侧太阳穴—属少阳经头痛。
(3)后头部连项痛—太阳经头痛。
(4)巅顶痛—厥阴经头痛。
(5)全头重痛—太阴经头痛。
(6)脑中痛,或牵及于齿—少阴经头痛。
2.胸痛—心肺病变。
3.胁痛—肝胆病变。
4.胃脘痛——胃失和降,气机不畅。
5.腹痛—大腹疼痛多属脾胃之病变;
小腹疼痛多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宫病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