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VIP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构建知识网;;;微专题(一)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

1.春秋时期的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秦汉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3.北魏租调制

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4.隋唐租庸调制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在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5.唐中后期两税法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就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7.明朝“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8.清朝“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正式废除了人丁税,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的实行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1.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解析:重视户籍管理有利于户籍的稳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进而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故选D项。;2.明初,赋税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称“本色”。到了正统九年(1444年),赋税采取大规模的“折色”,即“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万余两”。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人头税被彻底废除 D.白银开始流入中国;解析:据材料“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折银百万余两”可知,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且数量巨大,体现了当时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且国家税收使用白银,农产品商品化和白银货币化得到发展,体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故选A项;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B项;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排除C项;白银自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流入中国,1444年新航路还未开辟,排除D项。

;微专题(二)近现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演变进程

1.鸦片战争后至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影响;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影响;3.新中国成立后

(1)特征:从“封闭式”保护发展为“开放式”保护;从长期高关税发展到大幅度自主降税,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承诺降税。

(2)原因

①新中国收回帝国主义在华海关管理权,真正实现关税自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中国关税的主要职能是保护本国经济。;②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关税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和其增加财政收入作用的重要性。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生产水平日益提高,对外经济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3)影响:关税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利于建立符合规则要求的经济贸易体制,中国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提高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下图为清代沿海与内地关税(包括常税与洋税)征收示意图。这主要反映出清代()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