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
【教材定位】
《树和天空》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第四篇文章。这首诗歌想象十分奇
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
迹等;但又很难解读,不好把握。
在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不要逐字逐句推敲索解,而要运用想象,尝试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
世界。尝试感悟“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展开”的雪花,所营造特殊意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3.揣摩诗句的含意,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想象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难点:揣摩诗句的含义,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神奇的世界。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树和天空》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你见过在雨中行走的树吗?你看到过雪花在空中绽放吗?你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开始于什么时候?又在
何时,停止了?也许,这种思考,本应贯穿我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近特朗斯特罗
姆的《树和天空》。
二、知人论世
(一)知人
1、作者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幼年即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非常感兴趣。十几岁时,
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
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一生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
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
师。
2、作者文学观念(自然观念)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
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景,还有在现代主
义社会浪潮下展现出来的社会图景。在对每一个图景的描绘中,都体现着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思
考与抵抗救赎。借助诗歌,诗人试图做一个祛魅社会的“返魅者”。
3、人物评价
①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瑞典文学院评)
②他的作品语言风格简洁凝练,意象奇特而精准,带有禅意,有中国唐诗的意蕴。(翻译家李笠评)
③特朗斯特罗姆把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与传统的欧洲抒情诗结合了起来,并体现了他的宗教信
仰所带来的某种宁静。(诗人北岛评)
(二)论世
1、时代背景
《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
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
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
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
2、作者写作背景
在当时,特朗斯特罗姆生活在斯德哥尔摩群岛Runmar岛。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有
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
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在诗歌中,他如此强烈地扮演着瑞典人的角色,深深地扎根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天气、风暴、景象
和经验。半个世纪的创作力,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的景色始终如一:祖国瑞典锯齿状的海岸,阴暗的云杉
和松树林,突如其来的亮光和暴风雨,狂暴的大海和无尽的寒冬。这一切都通过他直接、简洁的语言风格
和醒目、难忘的画面表现出来。
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
的、具有
- PPT定制、专业写作,设计美化,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方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PPT定制、设计,本人已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及设计功底,可接演讲稿,读后感,PPT定制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