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2学案及答案(1.1-1.4)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及答案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

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链接】

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2.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

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齐国管仲说:“凡卫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

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

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生产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基础过关】

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中国农业经历了“”的原始阶段,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开始使用,这种方式成为中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个体劳动者具备了单独经营农业的能力,

导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的产生和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土地私有制;封建社

会,主要是。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者凭借经济实力,大量兼并土地,农民少地或者无

地,往往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户交纳的赋税。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还强迫农户

承担沉重的力役。

4.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被统治者看作是立国之“本”。

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为主,这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2)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方式。

(3)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4)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干扰下,“男

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足。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

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了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自主探究】

一、小农经济的特点及生产方式、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故《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二:“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民得买卖”。平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

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聂玉海《中国

古代史》

材料三:《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

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四: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

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

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

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2)材料二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自耕农经济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何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

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

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

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

材料二: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

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

文档评论(0)

176****58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vvvvvvvvvvvvvvvvvvv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