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蒹葭》的阅读与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蒹葭》的阅读与答案

关于《蒹葭》的阅读与答案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注解】①蒹葭:jiānjiā,水边的芦苇等植物;②伊人:那个人

(恋人);

③溯洄: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④:xī,干;⑤湄:méi,水

边;

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⑦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⑧澹sì,水边;⑨右:引申为曲折;⑩b:zhǐ,水中的小洲。

【试题】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

叠唱的表达效果。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

的晚秋画面。

2、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

之苦。(意对即可)

3、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

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

《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

格特征?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

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

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

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

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三: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D)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

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

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b”是说伊人所在的

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

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

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

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题解】

《诗经》是我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一部诗歌总集,收

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原名《诗》

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为《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

孔子删定。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

括十五“国风”,160篇,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多为民歌;“雅”

分“大雅”、“小雅”,105篇,是周王朝京畿一带贵族文人所作的

乐歌,也有少数民谣;“颂”分“周颂”、“鲁颂”、“商颂”,40

篇,是西周及诸侯鲁国、宋国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乐歌。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

珠。“国风”中的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

生活的信念,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我国现实

主义诗歌的源头。“雅诗”和“颂诗”都是统治阶级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