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3).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3).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4页共NUMPAGES5页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11月1日零时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从历史上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有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历代王朝重视人口管理主要缘于()

A.长期以人丁为基准的赋役制度

B.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

C.重血缘亲情的宗法观念的影响

D.维护政局稳定的客观需要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的赋税征收以人丁为主,所以对人口的统计和记录比较详细,故A项符合题意;历代王朝重视人口管理主要是为了征收赋税,而不是传统生育观念、宗法观念的影响,更不是维护政局稳定的客观需要,排除B、C、D三项。

2.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进行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

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

C.社会形势的变化

D.弥补财政的亏空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重在征收人丁税,而唐朝则侧重征收田税,推动征税标准变革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形势的变化,C项正确;改革者的愿望是主观因素,不是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从战国时期到唐朝,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弥补财政亏空是目的而非原因,排除D项。

3.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示意图。这一制度()

A.以财产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

B.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C.有效抑制了土地买卖和兼并

D.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该制度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故D项正确;A项是两税法的内容,排除;租庸调制是隋唐时期的赋税制度,排除B项;该制度并未有效地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

4.下面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表中所示变化情况可知,当时的北宋()

(单位:万贯)

时间

租税(正

赋)收入

征榷收入

商税收入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三年

(997年)

2408.1

1167.7

400

60∶40

天禧五年

(1021年)

2641.2

2670.0

1204

40∶60

熙宁十年

(1077年)

2021.3

4248.4

868.8

28∶72

A.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B.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赋税收入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C

5.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朝廷颁布新的赋役法:把各州县的田赋、赋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田折算缴纳,史称“一条鞭法”。据此可知,一条鞭法的实施 ()

A.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D.使古代赋税制度开始简化

答案C

解析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征银,这意味着农民上交赋役就必须拥有白银,农民为获得白银就必须把大量农产品投放到市场上,这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故选C项;中国古代土地兼并问题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问题在封建社会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故排除A项;这一政策并没有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排除B项;D项中的“开始简化”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6.下表反映了清朝时期赋役制度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时期

内容

清朝

初期

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康熙

年间

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

年间

实行“摊丁入亩”,把丁银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A.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加强

B.彻底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现象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造成农村出现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康熙年间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减轻了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有利于人口增加,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摊丁入亩”减弱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故排除A项;“摊丁入亩”只是将丁银平摊至田赋中,而赋役还包括除丁税外的其他项目,因此“摊丁入亩”不能解决赋役征收不均问题,故排除B项;“摊丁入亩”后不再征收丁银,农民没有必要隐瞒人口,故排除D项。

7.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每一次“并税式改革”最后都陷入“税轻费生→并税除费→杂派滋生→税轻费重→并税除费→杂派又起”的循环。由此可见()

A.古代官吏贪腐的根源是赋役制度

B.赋税收入决定了历代王朝的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