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素质中最后一道题是作文题,大部分作文题要
求文体的形式是写议论文,这对于很多年没有写过作文的考生来说,
无疑这是很难的一道题目,我们都知道议论文的要素是论、论据、
论证,如果对于一篇文章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论点,那我们应该如何
积累自己的论据和论证呢,对于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作文题
大多数是从教育方面的角度进行立意,那么就需要广大考生多多积累
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小例子或者一些名言名句,下面就帮助广大考生
总结一些能够试用的教育方面的小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多的
积累小故事,能够应用到作文题目中来。
一、以身作则的案例
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
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
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
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
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
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
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
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二、因材施教的案例
1.子路问孔子: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
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鼓
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
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
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冉有“
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2.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教育理论和教
育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
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
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
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
阐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
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
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
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
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
于枯萎。”
3.著名的力学家、数学家钱伟长,在《恩师助我择专业》这篇自
述中谈到吴有训教授对自己的教育时,不仅提到他讲课的精彩深刻,
听这样“的课,真是最高的科学享受”;而且更以浓重的笔墨,详细地
记叙了吴先生怎样不“断地给我指导”,告诉我“”学物理和学中文的区
别,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记笔记,课后怎样看有关的参考书,甚至为“
减轻我读英文的困难,吴老师给我一本某校的中译本讲义,便于查
阅。”吴有训教授“以后还经常给我具体指导,使我从死记硬背改进到
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培养了有效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学习成
.
绩。”这样一些具体有效的个别教育,终于帮助入学成绩比别人少了
100多分、开学后一连七个星期课堂测验不与格的钱伟长,顺利地
完成第一学期的学习,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三、成功教育案例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
全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
你没有什么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爸,你是不是病了“?”
父亲说: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
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
心里就高兴起来。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
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第三次,儿子
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
名只差9名了。”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