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3年1月第28卷第1期Jan.2013
2013年1月
第28卷第1期
Jan.2013
Vol.28No.1
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文章编号:1673-064X(2013)01-0037-04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吴伟涛1,2,高先志2,刘兴周3,李理3,张东伟3
(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102249;3.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在剖析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的基础上,从油气富集部位和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两个方面划分潜山油气藏类型,并探讨其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根据潜山油气富集部位,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按照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潜山油气藏分为源下型、源边型和源外型3种类型.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存在源下倒灌型、源边侧供型和源外输导型3种类型成藏模式.源下倒灌型具有直接接触关系、异常高压驱动、油气向下直接倒灌的特点;源边侧供型具有直接接触关系、异常压力和浮力驱动、油气侧向运移直接进入储层的特点;源外输导型具有间接接触关系、浮力为主、油气侧向长距离输导运移的特点.
关键词:变质岩潜山;潜山油气藏类型;源储关系;成藏模式;辽河坳陷中图分类号:TE12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进行,我国东部各油田的沉积岩勘探目标越来越少,非常规的变质岩潜山逐渐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1-61.辽河坳陷是我国变质岩潜山油气勘探的典型代表7],经过40a的变质岩潜山勘探,发现了杜家台、齐家、欢喜岭、东胜堡、胜利塘、静安堡、曹台、法哈牛、茨榆坨、边台等一大批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在变质岩潜山不断发现的过程中,除了潜山顶部油气藏外,在潜山内幕也发现了巨大的油气藏[8],尤其是在西部凹陷兴隆台潜山钻遇变质岩地层1600m后发现工业油气流,引起众多石油地质学者的重视[3,9-13].潜山油气藏属于典型的“新生古储”型油气藏[14],烃源岩与储集层的位置关系直接影响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富集.因此,笔者以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气藏为对象,从油气富集部位和烃源岩与储集层的位置关系两个方面划分了潜山油气藏的类型,并探讨其形成模式,旨在丰富变质岩潜山油气勘探理论,为下一步的潜山油气勘探提供地质指导.
1辽河坳陷地质特征
辽河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东北隅,是叠置在
华北古生代地台之上的中、新生代断陷-坳陷型次级盆地,其构造格局为凸凹相间展布的6个一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为西部凸起、西部凹陷、大民屯凹陷、中央凸起、东部凹陷和东部凸起,面积约12400km2.
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使太古宇和古元古界发生强烈褶皱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坳陷刚硬的结晶基底,其上覆盖层为中一新元古界和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海西运动至印支运动期间,基底整体抬升,盖层发生强烈褶皱变动,形成褶皱山系,并遭受剥蚀作用.印支运动后,元古宇和古生界遭受风化、剥蚀时间跨越整个中生代,再加上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期发生的断裂活动,不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潜山,且造成坳陷的中一新元古界和古生界仅部分
收稿日期:2012-07-28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11zx05006)
作者简介:吴伟涛(1983-),男,博士,讲师,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研究.E-mail:wtwu@xsyu.edu.cn
—38—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残存,同时也导致大面积太古宇地层遭受剥蚀、风化、淋滤等作用,使变质岩潜山与古近系烃源岩直接接触,为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2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类型
前人已从圈闭成因、几何形态、源-储对接关系等多个角度对潜山油气藏进行划分,体现出潜山油气藏的多样性[14-181.本文仅从油气富集部位和烃源岩与储集层的位置关系两个方面对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类型进行划分.
2.1按油气富集部位分类
根据变质岩潜山油气富集部位将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2种类型.
2.1.1潜山顶部油气藏潜山顶部油气藏指油气聚集在变质岩顶部的储集层中形成的油气藏.变质岩地层经历了构造抬升、褶皱挤压、断裂运动以及块体翘倾等过程,加上大气降水的淋滤、溶蚀等作用,发育构造裂缝、溶蚀孔洞等多种类型的储集空间,受到上部不整合面及侧翼断层的遮挡,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条件,油气藏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和地层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