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构件名称.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建筑构件名称

1.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副阶:古建的外柱廊,副阶周匝:古建外面一圈都是外廊。

2.副阶柱:也就是廊柱,宋代称为“副廊柱”。廊柱就是支撑廊檐的柱子,它

应包括单独建筑的游廊和房屋周围的回廊等所有廊子的柱子。但一般来说,

廊柱主要指的是房屋周围的回廊或前后廊子的柱子。我国古代很多房屋,上

到皇家宫殿,下到普通人家的住宅,都常在主体房屋外围设有回廊或前后走

廊,支撑这种廊子上的屋檐的柱子就是“廊柱”。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

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

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

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5.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古人在做建筑时,将构件或部位

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或部位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

6.脊槫(拼音tuán):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明清

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

7.檐槫:檐(拼音yán),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槫:即“桁”或叫“檩”,

宋代称“槫”。

8.驼峰:两层梁枋间起支承托垫作用的墩木,通常做成骆驼背峰式样,故名。

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两种做法,前者较多,有鹰嘴、掐瓣、笠帽、卷云等式样;

后者少见,辽金又有两侧斜削成梯形的。清代改用柁墩,为高度小于直径的

短木。

9.襻(拼音pàn)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

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明

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明清时襻间改称枋,

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

常做法。

10.丁华抹颏(拼音kē)栱,脊部叉手上角内,横向出耍头的栱。颏,脸的最下

部分,下巴。一般在平梁之上用蜀柱、叉手与丁华抹颏栱拖脊槫(拼音tuá

n)。

11.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称,又叫侏儒柱,意思为短柱。早期只用在平

梁上,支撑脊槫,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栱、矮木和驼峰。蜀柱头也安斗,柱

头间用襻间,柱角处装木㭼(拼音tà)。

12.叉手:自平梁两端背上斜支向脊槫的枋木。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实

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渐

改用蜀柱支撑脊槫,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明清时期,各梁

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13.乳栿:两椽袱。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都放

在铺作上的。

14.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

15.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

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16.平槫,除脊槫和檐槫以外,跟脊槫平行的槫子。

17.合㭼(tà),置于平梁上与蜀柱交接处,可加固梁与柱的连接。明清称角背,

缴背或脚背。

18.平梁,宋式建筑称谓,位于脊槫下的梁,长二椽。明清称三架梁,太平梁。

19.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

椽窝以插脑椽。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

建筑中。

20.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21.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

2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23.角柱石:立在台基角部,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

衬石。

24.柱顶石: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

25.垂带石: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

代不砌象眼。

26.象眼石: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

27.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

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

28.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

文档评论(0)

175****11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