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肥厚型心肌病
一、背景知识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室间隔和心室壁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由于心肌肥厚,
导致心室腔缩小,心室血液充盈受限。具体病因不清楚,是以心肌肌小节相关蛋
白基因突变为主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是运动
员猝死的常见病因之一,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性。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
阻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致主动脉瓣下狭
窄者称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肥厚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而
室间隔肥厚较为常见,心尖部肥厚较主少见。室间隔肥厚是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
的类型,表现为室间事的非对称性肥厚;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较
大,可显示室间隔,左室壁呈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
比1.30作为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标志之一。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
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属于非梗阻性心肌病。1976年由日本学者Yamagnachi
报道,其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相关的遗传性疾病。他与经典的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的心肌主要位于前侧壁心尖处,以心尖部及其附近部位
心肌肥厚为突出表现,而室间隔基底部却多无肥厚。
二、心电图改变
1、左心室肥厚
2、电轴左偏
3、异常Q波,常见于Ⅰ、Ⅱ、Ⅲ、aVL、aVF、V4~V5导联
4、持续T波非对称深倒置,多见于V3~V6导联。V3、V4导联高振幅R波伴深
大非对称性倒置T波是左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
邵虹等提出,当患者心电图符合以下三条以上者,更具有诊断HCM的依据。
1、Q波出现在V4~V6和或I、avL和或Ⅱ、Ⅲ、aVF导联时,Q波≤O.04s,
且Q波的深度≥1/4R波。
2、左心房肥大;
3、ST下移在V4~V6和或I、aVL和或STⅡ、Ⅲ、aVF≥0.05mv,伴有T波倒
置;
4、RBBB合并ST-T改变;
5、TV4TV5TV3和或RV4RV5、RV6“冠状T波”;
6、单纯左心室肥厚不能作为诊断HCM的必要条件;
7、心电图异常短时间内无动态演变过程;
8、家族遗传史。
鉴别诊断
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常在前侧壁导联出现异常Q波,应与前侧壁心肌梗死相鉴
别,相关要点如下:
异常Q波达到后继R波深度1/4,但宽度<30ms,前壁心肌梗死的Q波宽度一
般>30ms;
出现异常Q波的导联,T波往往直立,ST段无明显偏移,而前壁心肌梗死出现
异常Q波的导联T波通常倒置,ST段可呈弓背向上抬高。
V5、V6导联出现高R波,而前壁心肌梗死时V5、V6导联R波振幅减小。
三、临床意义: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靠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心电图对于肥厚型心
肌病的早期诊断和高危患者的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年轻人心电图出现深而窄
的Q波并伴有同导联T波直立,高度提示肥厚型心肌病。如果患者出现进行性
左室肥厚,提示预后不良。需要与各部位的心肌梗死Q波进行鉴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