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VIP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

某某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直接答到试题指定的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持着旺

盛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

精神蕴含着“变则通”思想。

谈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人们经常提到《易传》上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就包含着“变则通”思想。要“载物”,要“自强不息”,就必须

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改变社会。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历代仁人志

士无不是在变革创新中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变革创新精神的源头,可以说

就是先秦时代的“变则通”思想。

“变则通”来源于《易•系辞》下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

利。”这段话起初只是对《易》的解说,所谓“变则通”是讲《易》的卦象和理念是随着时代变化而

变化的,只有“变”才能解释各种现象、说明各种道理。《易》所包含的“变则通”理念是对长期社

会实践的总结,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变则通”思想与上古时代的社会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夏、商、周的变革曾给人们留下了非

常深刻的印象。《论语•为政》载孔子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

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在这里把夏、商、周三代变化的特点总结为两条:一是

“因”,就是继承;二是“损益”,就是变革。有继承又有变革,于是社会就前进。孔子还预言,就

是今后的历史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轨道,“虽百世,可知也”。孔子的这个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

理念的建构非常重要。

如何认识历史发展问题,关系到对社会前途的瞻望,所以人们无不关注。就历代王朝而言,无

非是恪守祖宗之制与变革发展两种思想在起作用。前一种思想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而要完全摒弃,但

1/16

word文档

其中“因”的成分往往过重,所以此途多流于顽固守旧。后一种思想虽然多因实行中出现一些问题

而遭人批评讥讽,但主体思路是积极的、奋发有为的。是因循还是变革,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多次碰撞。然而,历史总是在前进,即沿着变革之途发展。在争辩历史如何发展问题时,争辩的双

方都会引用孔子的话作为根据。讲恪守祖制者多强调孔子所说的“因”,讲变革发展者则多引孔子所

说的“损益”。虽然皆不违孔子之意,但似乎并没有真正领会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说的“因”与

“损益”,实际上都是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事情,两者都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个大前提,离开了发展

讲“因”和“损益”都没有多大意义。再从《易》的思想看,“变则通”是首先要强调的思路。可以

说,“因”和“损益”都是为“变则通”服务的,也就是为“变”而“因”、为“变”而“损益”。

今天,我们应传承好包括“变则通”思想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

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

动力。

(摘编自晁福林《把握和传承好“变则通”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持着旺

盛生命力。

B.“变则通”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系辞》,它经过了长期社会实践,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

的结晶。

C.孔子对夏商周三代变化特点进行总结而得出“因”和“损益”的论断,构建了中国历史发

展的理念。

D.中国历代王朝在争辩历史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时,“因循”和“变革”这两种思想曾出现多次

碰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131****91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