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9鱼我所欲也

◎文化自信: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内涵,并结合时代理解“舍生取义”的当代意义。

◎语言运用: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等。

◎思维能力: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其论证方法。(重点)

◎审美创造: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难点)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生与义两难全的抉择时,该如何做决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先哲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在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人性方面,他主张“性善论”。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其思想核心是“仁”“义”。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逻辑严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易,又精练准确。南宋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背景链接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上下互相争夺利益)”的时代。《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就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地逐利,就会出现作乱犯上之事,必然导致国破家亡。所以,孟子甚至将“富”与“仁”对立起来。他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

2.目标任务二:读通全文,理解文意。

◎朗读指导。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

读准字音:故不为苟得也(wéi)(ɡǒu)死亦我所恶(wù)一箪食(dān)

一豆羹(ɡēnɡ)蹴尔(cù)不屑(xiè)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把握节奏: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理解文意。理解文句,读懂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复述。

3.目标任务三:梳理文言知识,积累字词。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古今异义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是两个词,意思是能够用来。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豆类作物。)

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有益处,有益于。今义:加上,增加。)

◎一词多义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天子为动(介词,被)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其名为鲲(动词,叫作、称为)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与呼尔而与之(动词,给予)

选贤与能(同“举”,推举)

吾谁与归(介词,和、跟)

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

呼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连词,表顺承)

则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连词,那么)

得之则生(连词,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如果)

得故不为苟得也(动词,得到、获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同“德”,感恩、感激)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对于)

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结构助词,的)

◎文言句式

判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主语和宾语,即“(我)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

倒装句: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即“所欲有于生甚者”)

第2课时

1.目标任务一:把握论点,梳理论证思路。

◎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论点有什么好处?

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而“熊掌”是其中更珍贵者。二者不可得兼,取其中更珍贵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道义的价值也不同。在作者看来,道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在二者不能同时得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