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的练习题 .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的练习题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的专项练习

1.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

工程“J〞型(形)曲线“S〞型(形)曲线种群增长

(速)率3.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拟

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适用

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

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土壤或培

养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方法

步骤随机取样

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

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被调查范

围内捕获一些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

一段时间后重捕

如下公式计算

①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

②在实验室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

事项必须随机取样①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

迁出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

(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根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1/21

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

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那么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性比率)那么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

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

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①首先依据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种群密度

(1)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期):个体数量很少,增长速率很慢。

(2)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速率到

达最高。

(3)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

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速率下降。

当数量到达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停止生长,种群增长速率为

零,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到达K值后,仍呈锯齿

状波动。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数原那么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假设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

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那么,如以下图,图甲

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

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1.生物种间关系的比拟

关系

2/21

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征互利

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假设分开那么双方或至

少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

“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无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

体内,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

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

步性变化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2.群落的结构类

比拟工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含义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

显的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状况原因陆生:光照、温度水生:

光、温度、O2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表现植物在不同高度的

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大多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嵌分布3.

群落的演替类型

类型

内容初(原)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

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

被,但原有土壤条件根本保存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

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4.相近关系的区别

(1)种内斗争与竞争:

种内斗争

文档评论(0)

191****29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