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智能材料概述
21.1引言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各个历史时期技术革命的重要支柱。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会作为先行使产业和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学科的交叉、融合对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计算机技术用于材料设计,同步辐射、白由电子激光和扫描隧道显微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等先进技术。使材料科学研究进入介观体系和纳米尺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材料能适应愈益复杂的环境.如飞机的失事和重要结构的损毁,促使科学家构思具有自预警和自修复功能的新型材料、系统和结构,期望材料本身变得很聪明,其性能可以适应环境而变化。
3材料发展的总趋势: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精细化、智能化性能—材料对外部作用的抵抗特性功能—从外部向材料输入一种信号时,材料内部发生质和量的变化而产生输出另一种信号的特性智能—一切生命体皆具备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动物:变色龙皮肤、乌贼、贝壳、海参、猫眼的瞳孔;植物:含羞草、向日葵;能接受、感知信号,且能处理,进而做出适时的响应,即执行。
4一般认为,智能是相对人和动物而言的,是一种能获取、存贮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名思义,所谓智能材料与结构即一种对所给的特别的激励能进行判别并按预定方式做出反应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可以是自然产生的或由人工引入多种性能产生的智能系统,智能材料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感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执行功能,即具有获取、识别、处理和执行信息之能力,并且可以自动调解并具有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损伤抑制、寿命预报等能力,表现出动态的自适应性。
5l989年日本高木俊宜智能材料(intelligentmaterials)其它提法:smartmaterials;intelligentmaterials;smartstructures;intelligentstructures,adaptivestructures;智能材料、机敏材料、聪敏材料、智能结构、灵巧结构、自适应结构“smart”:灵活、机敏、迅速感觉、机智、聪敏等;“intelligent”:学习、预测、建立关系、推理、决策等。“intelligentmaterials”更复杂和高级,是仿生命功能的材料和结构。1992年日本第一届国际智能材料会议。
6智能材料来源于功能材料功能材料是智能材料的基础材料的聪明程度:智能材料功能材料普通材料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
7功能材料驱动材料:可根据温度、电场或磁场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状、尺寸、位置、刚性、阻尼、内耗或结构等,对环境具有自适应功能,——制成各种执行器;感知材料:能够感知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强度及变化(如应力、应变、热、光、电、磁、化学和辐射等),——制成各种传感器。
8机敏材料兼具敏感(传感)材料与驱动材料之特征,即同时具有感知与驱动功能的材料。智能材料机敏材料和控制系统相结合的产物,集传感、控制和驱动三种职能于一身,是传感材料、驱动材料和控制材料(系统)的有机合成。自身不具备信息处理和反馈机制,不具备顺应环境的自适应性。可通过自身对信息进行感知、处理并将指令反馈给驱动器执行和完成相应的动作,对环境作出灵敏、恰当的反应。
9目前所讲的智能材料,通常是宏观意义上的智能材料,即所谓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它包括以下五部分:母体材料、传感器、作动器、通信网络、中央处理器等,如图所示。
10工作原理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传感器收集变化信息?通信网络?中央处理器分析处理发出指令?作动器执行指令?结构状态发生变化适应环境
11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一个由多种材料组元通过有机的紧密复合或严格的科学组装而构成的材料系统,与结构密切相关,互为一体。●多学科高度发展和相互交叉的产物:材料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机械科学、生物科学、化学和物理。——智能材料
12智能材料和结构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美国提出的将传感器、处理器和致动器埋入结构中,通过高度集成制造智能结构,即所谓智能结构。另一条是日本提出的将上述智能结构中的传感器、致动器、处理器与结构的宏观结合变为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的微观“组装”,从而得到更为均匀的物质材料。如图所示,即所谓智能材料。
13创造人工原子并实现其三维任意排列,是人工材料的极限,也是智能材料的最终目标。
14国外在微观水平智能材料的制备方面至少采用丁两种不同的思路。其一是以生物材料为蓝本,力图将传感、处理和致动功能结合在一个集团中形成一种均匀的材料,其类似一个神经元(见图1.5(a))制备智能材料的另一思路是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