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优质课件.pptx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优质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堂导入中国古代外交中国近代外交中国现代外交1.中国外交的演变朝贡外交屈辱外交(不平等条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影响外交的因素①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②国家性质;③国家力量;④国内外形势。材料一英国伯默斯顿: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材料二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历程及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就及其影响;难点:结合国际形势观察和思考外交史;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新中国建立之初1.背景:1)国际:①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两极格局逐步形成;②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外交不承认;③苏联拉拢新中国;④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国内:①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②新中国的成立;③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2.政策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诉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方针针对的问题/对象含义意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国民政府的外交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独立自主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一切卖国条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了相对和平的国内环境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平特点:革命性及意识形态色彩;结盟性;平等性;过渡性。

拓展探究原因:①维护国家利益、安全和发展经济的需要。②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遏制中国。③中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同。④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2)影响:积极:①赢得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②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③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④维护世界和平。消极:①隔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造成外交战略不平衡;②苏联模式与其霸权主义政策给中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思考】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原因及影响“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3.成就1)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第一次建交高潮特点:多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充分体现“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1950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盟条约规定“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政府同时给中国三亿美元贷款,利息是1%,为期5年。中国可以在贷款正式生效后10年内偿还。中苏结盟,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局限:①不利于对外开放和经济的长远发展;②不利于打破外交僵局,客观上加剧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形成过程内容特点意义①1953年12月,中印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②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革命外交→国家外交);②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包容性、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平等性、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4月目的: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结果: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由于中国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意义:显示了新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