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病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
医学诊疗体系是对医学在诊断疾病、疾病活动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它用最简炼的语言勾画出医学诊疗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医学的主要特征。
中医学是病证症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它能全方位地反映中医的诊疗特征,
并全面指导中医临床,提高诊疗水平。
1病证症诊疗体系的提出
1.1症、证、病的概念与关系
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通过辨症、辨证、辨病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要建立中医诊疗体系,必须首先澄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症”包括
症状与体征,是机体患病时所表现的各个现象。“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
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作的概括。“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征与等
本质所作的概括。“症”、“证”、“病”三者,含义各不相同,但都统
一于“疾病”总概念之中,都是由疾病的病理本质所决定。症是辨证、辨
病的主要依据,病的本质一般规定着病的表现和证的变动。病代表疾病全
过程的根本矛盾,证代表病变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病的全过程可以形成
不同的证,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因而病与证之间是纵横交错
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尤其是近40年来更是大力倡导,
占据中医临床的主导地位,成为一种公认的诊疗模式。但辨证论治并非诊
疗的唯一途径,过分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势必忽略对病认识的深化,
辨证论治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因而很多医家提出了应当辨病论治与辨证
论治相结合[1,2],并从诊断、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辨病论治的重
要性。同时,症状不仅是辨证与诊病的主要依据,有时还成为病变中诊疗
的关键,且疾病过程中还会出现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加以处理,因而实际上
还存在着辨症论治。早在80年代,蒋红玉等曾有“三辨论治”的命题
[3],最近欧阳先生著有《中医症病证三联诊疗》一书[4],黄培生亦
有“新的中医诊疗体系设想”的论文[5]。为此,我们特提出建立“病
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颁布,
已基本建立了病证体系的框架[6]。中医学这一完整诊疗体系的建立,
将加深中医学对疾病的全面认识与正确处理,促进中医学对病、证、症之
诊断、治疗、方药等的系统,从而有利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此外,中医学现在还有辨体质而治(察体论治)、病因辨治、因人因
地因时诊治、方证论治等提法。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医诊疗的基本思
路,但并非中医诊疗的主导思想和主要特征,究其实质,仍属于辨证论治
的范畴,如“辨体论治”主要是强调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等
素体特征,临床时应据之而进行论治,但“证”是邪正关系综合反应的结
果,患者之所以会形成阳虚证、痰湿证等,本身就包括了体质的因素在内,
故可融于本体系之中。
2三种辨治的渊源与存在
2.1辨证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辨证论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内经》为辨证
论治奠定了基础,自张仲景以来的历代医家,分别从六经、脏腑、经络、
八纲、病因、气血津液、卫气营血、三焦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出各
自的经验,形成了诸多辨证论治的理论和。近又开展了辨证论治规范化和
微观化的研究,加深了对辨证论治规律与本质的认识。虽然辨证论治是中
医临床诊疗疾病时应遵循的基本方法,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但至今仍存在
着许多不足之处,如:①归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七八种之多,相互错杂而
不统一;②证只是病变某阶段的本质,而对疾病全过程的本质认识不足,
缺乏诊疗的预见性;③有的病情缺少主观症状,而客观检查却有病变,从
而形成无症可辨;④有的病情虽有一定的症状与体征,但病变的位置与性
质仍难以明确,形成无证可辨;⑤虽然辨证正确而似无误,但按证论治却
无效;⑥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则束缚了其它认识的发展,如所谓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实际上形成重证轻病的误导,而视病为可有可无。
2.2辨病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病的概念,《内经》已提出了300余种病名,
《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都是论病为主的著作。因此可以说,中
医对“病”的认识早于对证的认识,诊疗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病”,
“证”只是对内脏疾病难以认识其本质的情况下,而据全身表现进行诊疗
的补充措施。
尽管中医辨病论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却对病本质的认
识存在不足和针对病进行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
面:
一方面是由于中医学的诊察手段原始,通过“望闻问切”所获得的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