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规划理论.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概述

1.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

实施的方法。

2.交通规划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规划?):①使交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各种运输方式

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③使道路交通设计产生最佳的效益④使人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便捷。

3.交通规划的种类(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分类)1按移动对象分类:旅客交通规划,货物交通规划;2.按交通方式分类: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公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港湾交通规划,空港交通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交

通节点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用户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服务规划;5.按交通服务对象空间规模分类:

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长期交通规划,中

期交通规划,短期交通规划。

4.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1.交通调查2.交通与土地利用3.交通需求量预测4.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5.交通网络分析评

5.交通规划的过程:1.系统分析的必要性2.系统分析与交通规划过程。

第2章交通调查

第一节基本概念

1、出行、出行端点: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出行终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2、出行循环、出行链及出行形式:出行循环为由一个据点出发到返回该据点的一连串的出行循环。出行链为由若干

个出行形成的链。出行型式为从出行据点出发,再返回据点的型式。

3、出行目的:出行目的为一次出行将要完成的任务,一般分为:上班(或出勤)、上学、自由(购物、娱乐、观光等)、

业务、回家。

4、出行距离:出行距离为某车辆一次出行的行驶距离。平均出行距离为某对象地区或调查路线(路段)利用车辆的出

行距离的平均值(单纯平均或加权平均)。

5、出行的分类(按出行范围划分、按出行目的划分、按出行时间划分、按出行者属性划分等)a、出行范围分类

可以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过境出行。b.按出行目的分类可以分为如前所述的上班出行、上学出行、自由出行、

业务出行和回家出行;c.按出行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高峰时间出行和非高峰时间出行。前者中的派生需求多;后者

中本源需求多。d.按出行者属性分类可以以收入水平、家庭汽车保有量、家庭大小与结构等继续细分。

6、当量交通量:将实际车辆转算成轿车(标准车辆)后的交通量。

7、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能通过道路某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8、交通负荷度:某断面的实际交通量和其通行能力的比值。

9、行程速度、平均行程速度:行程车速亦称为区间车速,是车辆在道路某一区间行驶的距离和时间的比值。平均行

程速度:某对象把区域调查路线利用车辆出行距离的平均值。

第二节交通规划数据的内容

1、交通系统:关于交通技术、交通设施、车辆数、交通服务、交通制度和政策的现状及其将来动向,目的是为了把握

交通服务的供给。

2、社会经济活动:为以对象区域内的人口、经济为主的交通需求关联的各种活动空间分布、活动量的现状和将来,是

为了把握交通服务的需求。

3、交通流:为把握交通发生与吸引量、交通的分布和断面交通量等现状以及其速度、安全性交通服务的状况。

4、影响与资源:为把握除设施用户之外的沿道居民及社会经济开发效果、环境影响等各种正面或负面影响,土地、空

间、能源、费用等必要的资源量状况。

5、其它

第三节交通调查的内容及特征

第1页共4页

1、交通调查的内容(境界线内调查及境界线调查):1.交通运输调查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3.相关政策

与法规调查4.建设资金调查5.交通规划影响调查

2、调查区间与时期

3、调查区域的设定与分区

(1)调查区域的设定原则:1.同性质,区内的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尽量一致2.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

为分区的界限,不但资料准确,且易于核对3.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的统计资料,如人口、经济统计资料等4.

分区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网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6.分区越小,计算数据越多,成果就越细。

(2)调查区域的分区(小区形心、核查线、境界线、O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