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劳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小学劳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作者:闵洁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4年第01期

摘要:劳动课程的实施不应局限于一间教室,内容也不应局限于一本教材,应关联生

活,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和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身边的素材;注重实践,引导学生

规范和创新操作。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要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学

生进行恰当指导。

关键词:小学劳动;生活;实践

劳动是一门立足实践、突出技术、注重创新的课程,以操作和实践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

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为目标。作为极具综合性与开放性的课

程,劳动课程的实施不应局限于一间教室,内容也不应局限于一本教材。陶行知先生倡导“生

活即教育”,无论是实施空间还是实施方式,小学劳动教育都应冲破“教室的四壁”,突破“教材

的束缚”。我认为,小学劳动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探索。

一、关联生活:利用身边素材

小学劳动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其“综合性”体现在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

域。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身边的素材,拓展劳动教育的主题。

(一)结合日常生活

主题越贴近日常生活,学生的兴趣就越浓,其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可将教材

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劳动六年级上册第9课《T形路口信号灯》时,如果只是依教材而

教,让学生制作一个T形路口信号灯模型,只能称之为一堂稍具难度的手工制作课。但如果能

结合学校附近的实际路况,就可以让教学呈现出“大劳动课”的形态,体现劳动课程的综合性。

《T形路口信号灯》这一课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突出了劳动课特有的技能制

作内容,如通过开关实现信号灯交替亮、灭,又兼顾了实际生活中的交通安全教育。基于此,

我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确定“交通信号灯对交通安全的作用”的活动主题。因为能走出校园,走

出课堂,且主题贴近自己的生活,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踊跃参与的基础上,我与学生一起制定了活动方案,并确定

小组分工(如表1所示)。

有了生活基础,在学习《T形路口信号灯》时,学生就可将模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

自己的模型“锦上添花”。

关联日常生活的劳动课程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等能

力,还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结合社会热点

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极高的关注度,学生也容易对其产生兴趣。结合社

会热点实施劳动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学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如教学苏科版小学劳动三年级下册《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单元时,正值神舟十四号载人飞

船发射成功。以此为契机,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历程。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你心中的载人飞船是什么样子的?航天

科技的发展对未来生活有哪些影响?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新技术?……”学生热烈讨论,提出

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技术领域,利用手工

制作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作品。活动过程中,学生创意迭出。他们有的选择制作高

铁列车模型,了解高铁的原理和优势;有的选择制作“天宫一号”模型,走近中国的航天工程,

感受科技的力量……制作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建筑设计的浓厚

兴趣。

(三)结合自然资源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倡:“在課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1]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将劳

动课堂“扩大化、综合化”,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实践体验。

作为乡村小学,我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当地农业资源,我们将课堂搬到了(南

村)蔬果基地。

教学伊始,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兴趣需求自主申报劳动实践主题,如低

年级学生跟着农场工作人员学采番茄,中年级学生跟着农民伯伯学挖红薯,高年级学生跟着种

植技术人员学习调配肥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极具综合性的劳动活动主题,如

四年级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了收获红薯的快乐,不禁也对种植过程产生了兴趣,由此产生了关

于红薯文化的“我是小红薯”主题探究活动。

二、注重实践:强调亲身操作

劳动课程“坚

文档评论(0)

195****0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