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轻烃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3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第一篇基础理论与工作方法

绪论 (3)

第一章轻烃的生成与分布 (5)

第一节轻烃成因概述 (5)

第二节微生物作用对轻烃生成和分布的影响 (10)

第三节有机质成熟作用对轻烃生成和分布的影响 (17)

第四节有机质类型对轻烃生成和分布的影响 (32)

第五节轻烃的运移和聚集 (39)

第二章罐屑轻烃研究设计及野外工作方法 (52)

第一节研究方案设计 (52)

第二节野外工作方法 (53)

第三章轻烃分析方法 (55)

第一节轻烃分析方法概述 (55)

第二节罐装岩屑顶部空间气体分析的理论基础 (57)

第三节罐装岩屑顶部空间气体分析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61)

第四节气相色谱基础 (64)

第五节罐装岩屑顶部空间气体分析的气相色谱实验条件 (69)

第四章轻烃资料的数据处理 (74)

第一节原始数据的初步整理 (74)

第二节轻烃参数处理程序介绍 (79)

第三节轻烃图件绘编 (87)

第五章轻烃分析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91)

第一节原油中的轻烃化合物 (91)

第二节油气层类型判别与质量评价 (93)

第三节生油条件评价 (100)

第四节油气对比与油气源研究 (106)

第五节用轻烃分析资料研究原油的生物降解 (110)

第二篇应用实例选编

罐装岩屑顶空轻烃绝对含量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 (117)

轻烃分析在陆家堡坳陷勘探中的应用 (126)

罐装岩屑轻烃分析在陕甘宁盆地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135)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岩对比 (144)

第一篇

基础理论与工作方法

\

标准分享网www.bzfxw.免费不载

绪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中形成了两股热流,那就是以Tissot和Welte为代表的干酪根学说和以Eglinton和Seifert为首的有关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1-9〕。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有关石油成因理论和石油有机地球化学应用研究的迅速发展。

几乎所有的地球化学家都会意识到:这两股热流的中心都倾向于成烃物质的重质端,无论是甾萜类化合物或者干酪根,都是重碳的烃类或是含有杂原子的多环化合物。然而,成烃物质的轻质端却因种种原因被一些人所忘却或者冷淡了,那就是天然气与原油的重要成分——轻烃。

实际上,地质体的轻烃含有极其重要和极其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Schaefer等(1978)率先建立了用于分析岩石和原油中C?-Cg轻烃单体成分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1.1],找到了一把打开这扇冷门的金钥匙。接踵而来,Schaefer等(1978,1980,1981)、Leythaeuser等(1979,1983)、Thompson(1979)、Hunt(1980)和Snowdon等(1982)对轻烃的生成、运移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适用于油气勘探的轻烃地球化学指标[12-17]。这些研究成果迅速被西方的石油公司竞先引用到油气勘探中。经过一番生产实践的考核之后,他们选择了有机碳、轻烃、油显示分析三个基本项目,建立每一口油气探井及生产井的地球化学录井剖面,以资评价生油层、监测油气显示,并且应用于油/气及油/岩源对比,为油气资源的早期评价提供了快速、经济、有效的新技术。

在轻烃应用研究中,最受青睐的是罐装岩屑顶部空间气体的轻烃分析。这项技术的要领是:在钻探过程中,系统地捞取从钻井泥浆槽返回的新鲜岩屑和泥浆,迅速贮存于密封罐内。数日后,从罐顶空间采集气体,注入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对其中轻烃的单体成分逐一进行分离与鉴定。这种分析方法起源于罐头食品工业中的质量检查法,它所立足的机制是岩屑吸附烃的脱吸附作用。罐装岩屑顶部空间气体的轻烃分析方法与4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中沿袭采用的随钻气测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信息量大和外界干扰小等优越性。

1983年春,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与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研究院合作、组织了罐装岩屑轻烃分析与研究攻关小组,首先在国内建立罐装岩屑轻烃分析方法①,完成了许多外国公司在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石油探井的轻烃分析与研究任务。林壬子、黎茂稳(1985)对陆相沉积中轻烃分布格局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促使这项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迅速推广8。傅家谟S?](1987)、陈海树37(1987)、王涵云、杨天宇[58](1987)等对于油型气和煤成气的成因特征、判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