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进及驱动力分析_魏峰.pdf

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进及驱动力分析_魏峰.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研究

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结构

动态演进及驱动力分析

魏峰范晓凯

(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本文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测算了

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

空间网络的动态演进特征,并结合文本分析和QAP回归模型探讨了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差异的驱动因素。

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在空间

分布上,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复杂度逐年增加,网络关联和互动不断增强,其中东部沿海省份始终处于核

心区域,中部省份逐渐进入核心区,而东北地区始终处于边缘区域。此外,QAP回归结果显示,加强技术进步、

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可以显著提升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随机森林算法;社会网络分析;文本分析方法;QAP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24)09-0014-11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4.09.002

一、引言利用QAP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演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进的驱动因素,为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科学

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建议。

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目前,国内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多从以下几个

产力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以及提升人方面展开:一是从理论层面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

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涵、理论逻辑、实现路径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分

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等领域均已取得析(胡洪彬,2023;姚树洁和张小倩,2024;杨广

[1-3]

突破性进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越,2024)。二是通过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对新质

然而,各地区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上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

在显著差异,区域间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空变化(卢江等,2024;王珏

[4-7]

突出。因此,把握省域之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和和王荣基,2024;雷学,2024;韩文龙等,2024)。

[8]

竞争关系,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三是从高质量发展(赵若男等,2024)、数字经济

[9][10]

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地(吴文生等,2024)、现代化(洪田芬,2024)和工

[11]

研究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动态演变特征,业化(赵秋运和严佳佳,2024)等角度对新质生产

收稿日期:2024-08-01修回日期:2024-08-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的技术进步测度方法研究”(19BJL004)。

作者简介:魏峰,女,安徽宿州人,经济学博士,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8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机电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24日上传了机电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