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及防范研究.pdfVIP

物联网环境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及防范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联网环境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

及防范研究

作者:金超

来源:《中国新通信》2023年第18期

摘要:在具体应用中,物联网可能带来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因此,管理者需要采用计算

机网络安全技术加以防范。本文简单阐述了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特性,并从内部和外部两

个角度探讨物联网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然后从全方位加密体系、虚拟专用

网络、网络安全防线、认证访问控制四个角度提出防范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

一、引言

物联网作为新时代前沿技术之一,已经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

它也引发了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因此,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性,需要总结影响计算

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因素,并以这些影响因素为依据,有效预防物联网环境下存在的计算机网络

安全风险问题风险,从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环境。

二、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特性

物联网技术包括应用层、感知层、网络层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层是指依托于数据库系统和

计算机终端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和传递,并结合网络环境向感知层发送指令。网

络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构筑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与人体神经系统的功

能类似。感知层包括读取器、RFID标志、状态感应器等无线传感器设备,主要用于感知网络

环境、读取数据信息。现阶段,计算机物联网各个层级之间通常会设置保护性措施,但各项保

护性措施之间相互独立,保护效果有限,难以全方位保障物联网安全性,因此引发了多元化的

网络安全问题[1]。物联网应用层可以借助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优化互联业务,通过多技术集

成,搭建稳健、安全且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然而,由多技术构筑的物联網结构系统也面临

着安全隐患,尽管网络层虽可基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强化自身安全等级,但在物联网环境

下,计算机网络用户节点数量增多,生成的信息数据愈发多样,海量繁杂数据在存储和传播过

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数据完整度、信息私密度等。物联网具有“万物互联”的特点,给数据

信息传递带来一定的便利,但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此外,现阶段的数据信息格式、形式存在

差异,具有多源异构特征,给信息数据保密带来一定难度。同时,物联网感知层在不断融合汇

总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数据信息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网络类型繁杂。因此,物联网感知层

结构节点复杂程度较高,继而对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物联网环境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在物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主要为各类安全风险。为了全面了解物联

网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情况,以下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因素展开具体分析。

(一)内部影响因素

应用层问题1.

在物联网运行期间,系统可以自动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认证、分析和授权,而这些多源

异构数据复杂程度较高,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传输期间极易出现安全问题。此外,随着当代产

业技术的发展,传感器装置类型愈发多样,并逐渐依托于传感器装置构建物联网智能化程序,

并形成了无人值守局面。然而,此时应注意,若结合物联网而运用了无人传感器,该传感器装

置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出现漏洞,继而引发数据泄露、信息窃取等问题。

感知2.层问题

物联网感知层的构建可以起到鉴别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作用,而在感知层中识别射频系统和

无线传感系统时,容易出现信息混淆现象。因此,为了保障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稳定运行,需

要强化安全保障措施。然而,现阶段物联网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系统在运行期间难

以做到精细化管理,导致物联网设备装置连接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引发信息识别混淆等问

题,埋下安全隐患。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感应节点上,在物联网的结构系统

内,各个设备都是网络节点,物联网设备通常较为分散,若物联网运行期间没有对设备装置进

行严格监管,容易遭到破坏和入侵,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数据3.保护问题

传感器装置是物联网计算机系统接收和采集数据信息的主要方式,在完成数据采集后,需

要按照实际需求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然而信息数据传输期间极易出现安全问题,如信息保密

不当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从物联网的结构来看,其主要功能是连接内部用户、设备和传感器

等,使得数据信息可以在网络结构内稳定传输,为物联网用户数据信息传输提供便利,但若物

联网数据保护程度不高,则会引发安全风险[2]。

被攻击范围增加4.

在物联网中,传感器通常需要24小时运行,以

文档评论(0)

139****8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生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