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21篇).pdf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21篇).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21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

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

小编整理的《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篇1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数学广角新增

加的内容。教材的编排顺序是,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

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

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

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

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

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第二

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

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重叠问题”以前是属于数学兴趣课的内容,所以学生对它的掌

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而现

在是放在数学教材里,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完全教学要

求,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

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

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

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

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

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于是,“借助直观图”成了我这堂课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重要策略。那么如何“借助直观图”呢?课堂

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

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

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

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

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

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

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

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

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

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任何一堂课在反思的时候,都有成功点也有不足和遗憾。不足和

遗憾并不可怕,更多地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才

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篇2

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

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

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

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出于

这样的考虑本课教学中我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做了些尝试,同时

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我没有按知识结构为主线,而是围绕学

生的学习情感与体验来组织教学。创设“游数学广角”的故事情境,

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游活动乐园(线路选择)

--游游戏乐园(跑道问题,词语搭配)一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

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动手实践体验,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去探究衣服的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通过“猜想--

讨论--实践--汇报--比较--归纳”等环节,充分展开探究过程。

3、关注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

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

流,互相沟通。比如9、3、7这三个数字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三位数,

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它需要认

真观察、思考。因此安排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