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部分:基础是王道(一定红笔订正,答案在最后一页)
1.
国号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首都
灭亡时间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2.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共同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3.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联系的史实?
4.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发生的朝代?
5.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影响?
6.“南朝”指的是哪四个朝代?都定都在?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五点)
8.南朝时期人口最多、商业最为活跃的大城市是?
9.孝文帝改革的政治举措?改革意义?
10.北方地区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1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作者?朝代?凸显了什么精神?
12.“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该作者还有哪些思想?
13.南北朝时期的哪一项数学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数学家是?他的数学著作?
14.南北朝时期最先进的历法是?创制人?列举他的三项发明
15.什么时期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列举两位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
16.“书圣”是谁?代表作?该代表作被称为?
17.请举顾恺之的两个代表性著作。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雕塑成就?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和南朝民歌的不同?列举该时期取得瞩目成就的文学家?
20.右图所示的工具叫做?该工具与骨耜、耧车共同带来的启示是?
第二部分:热身训练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时搜集了下面两幅画。这体现了民族交融的主要特点是
A.汉化为主
B.胡汉互鉴
C.交往频繁
D.方式单一
2.学者刘涛将北魏“洛阳时期”的新体楷书称为“洛阳体”,并提道:“洛阳体的出现表明北魏楷书受到南朝新书风的影响……实际上北魏后期书法已经与南朝接轨。”据此可知
A.民族交融促进文学的发展B.北魏书法体现了汉化特征
C.北魏政府注重艺术的交融D.北魏风俗呈现出胡汉同化
3.下面图文材料共同体现出北魏时期
北魏陶牛车
鲜卑人进入中原地区后,生活习俗发生变化,很多鲜卑人由骑马变为乘牛车。
A.政治制度完善B.民族交融加强C.江南经济发展D.民族政权并立
4.下图所示为甘肃魏晋墓出土的壁画,画中女子将种子撒入地中,男子手执铁农具进行培土。该画可用于研究
A.人口持续南迁
B.民族交流交融
C.农耕文明初现
D.海外贸易兴盛
5.孝文帝从小深受汉文化教育,精通五经,博涉史传。亲政以后,就一直以汉文化的一套规章制度要求自己。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功得益于
A.适应了民族交融的潮流B.对汉文化优越性的认可
C.国家实现了南北方统一D.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6.诗歌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反映的是
A.北魏的汉化改革B.南朝政权的更迭C.中原人口的南迁D.西晋的短暂统一
7.下面两则史料可以反映出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史记》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饿。
——沈约《宋书》
A.南方生产技术一直领先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D.江南地区阶级矛盾突出
8.材料所表现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东汉画像石的书写者,书写材料为简牍,书写者站立书写,书写姿势为“握卷写”
·南北朝《北齐校书图卷》,书写者坐在胡床上,左手持纸卷,右手执笔,正在书写。
·北宋《解盐图》,一盐官在高坐县上垂脚而坐,书写姿势为“伏纸写”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9.下列历史事件能在下图所示著作中查找到的是
A.楚汉之争B.光武中兴C.八王之乱D.东晋兴亡
10.北魏孝文帝改革积极接受汉族生活方式和文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同时,胡服、胡食、胡床也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这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双向性B.农耕与游牧文明隔阂被打破
C.胡汉观念已经消失D.全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BT10216-2013电控配电用电缆桥架[高清版].pdf
- 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怎么写 语文作文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3J930-1:住宅建筑构造.pdf VIP
- 2021-2022年度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类》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单(超全).pdf
- 2024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doc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理工英语3》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 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形考任务2.docx VIP
- 嘉资氢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 2023年-2024年外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版).docx
文档评论(0)